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被认为是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然而,民族文化的这种运作方式,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民族文化资本化运作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只有理清民族文化资本运作中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确经济资本的社会责任,激发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内生活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资源资本化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中资源向资本转化的过程。不管是苏南还是浙南 ,尽管它们实现经济增长的具体途径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以政府行为来实现地方资源向资本的转化 ,并且在这种转化中占有资本增值收益。但苏南和浙南是用不同的方式即不同的资源资本化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  相似文献   
103.
资产资本化: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劳动收入 ,二是资产性收入。农民的资产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现金资产 ,二是土地资产 ,三是固定资产。现在 ,一方面我国农民增收难 ,增收渠道少 ;另一方面 ,农村又有大量的资产和资源难以充分利用来帮助农民增收 ,而允许和鼓励农民通过推进资产资源资本化 ,不失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农村资产资源产权资本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走向成熟、走向高级阶段的现实选择。当前农村资产资源产权上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清、有限性、流动性不强、社会约束过多等问题 ,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因此 ,必须不断完善、创新农村资产资源产权资本化的经营制度 ,通过明确产权资本化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5.
在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后,有专家将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归纳为五大类:一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造成的可持续发展瓶颈;二是全球化背景下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四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可能造成的权力资本化难题;五是内外发展环境中的若干不确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利益集团的形成有历史必然性,问题是强弱发展不平衡,弱势群体不能形成利益集团。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有三个新兴利益集团迅速发展,第一是民间资本,第二是垄断资本,第三是国际资本。中国的利益集团与西方不同,他们以权力为背景,是权力资本集团,没权力支持,强势不可能保持。因此限制特殊利益集团的核心是限制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需要有民主法制建设来规范,治理的基本对策则是“遏制与平衡”,国家要控制强势集团,扶植弱势集团,使之逐渐平衡。特别地,应高度重视未来时期房地产和金融资本集团干政,以避免造成重大决策失误和发生金融危机等危险。  相似文献   
109.
赵胜利 《奋斗》2014,(8):33-34
正肇东市积极抢抓机遇,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试验改革方案》,紧紧围绕绥化市委、市政府"以合作农业为载体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全新部署,牢牢锁定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坚持以合作促改革转方式上规模,靠机制增活力添动力聚合力,大力推进"农业企业化、土地资本化、农民股民化、股权社会化、增收链条化"。通过一年来合作农业思路的深入实践,率先趟出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新路径,率先开启了现代农  相似文献   
110.
陈霄 《重庆行政》2010,12(5):54-56
当前,淡化乃至逐渐取替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建立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新趋势。正确认识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意义,尤其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