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75篇
中国共产党   165篇
中国政治   227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过失犯     
在过失犯完全属于责任感的问题的时代,研究的仅仅是主观过失(不注意的必理态度:责任过失),称之为旧过失论;现在,主张研究违法阶段的过失的观点即新过失论,处于支配地位。首先,在违法论中,一方面,作为客观的过失的内容,重视行为人的结果避免义务违反,同时,将这种违法过失予以类型化的构成要件的过失,成为探讨过失犯成立与否的出发点。其次,对构成要件的过失而言,作为其客观要素,必须存在实行行为(不注意的过失行为)与侵害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其主观要素,以对定型性的结果预见义务的违反为必要。再次,在以信赖原则与危险的分配的法理,来限制过失犯的成立范围的同时,又以管理·监督过失来扩大过失犯的成立范围,这只有在现在的新过失论之下始有可能。  相似文献   
82.
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的军事阴谋,是日军为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人为制造的导火索,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而引发。为永久纪念这次几近"完美"的战争阴谋,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事件的爆破地点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一座碑,此碑浸透了侵略者的残暴和嚣张,成为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侵略中国的铁证。  相似文献   
83.
岁月     
任玉岭 《党政论坛》2008,(22):35-35
当办公室后面的小河一再膨胀时,我知道,丰沛的雨季又来了。不过,这一季的雨水来得特别早,出乎我的意料,使我没有准备地承受了这一场雨的洗礼,它洗涤了我,洗涤我岁月的河。  相似文献   
84.
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是一位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和道德标准的作家.在一个意义消解、价值解构的时代里,米勒的价值在于指出: "诗在世界里.不在语言里",认为作家的使命在于真实再现现实世界,而不是用语言符号建构所谓的"能指的狂欢".米勒的作品亦不同于历史见证,她以"陌生目光" (der Fremde Blick)浸润细节,考量世界,虚构感知(erfundeneWahrnehmung),以文字喻象游弋于能指与所指间的"空隙",以期展现世界的真实.无家可归不仅是米勒笔下的景观,也是她个人的宿命,而语言本身亦非家园,作品方是安身立命之处.  相似文献   
85.
张海彦 《人民论坛》2010,(6):266-267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提倡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深刻披露了欧洲二元思维社会的父权制思想,同时也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抗争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透视哈代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86.
劳伦茨·冯·斯泰因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整体国家"学说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社会-国家思想在德国的思想语境中,吸收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有机国家"学说和黑格尔的现代国家观,并通过对工业化时代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德国政治现状的考察,形成一种学理综合.斯泰因的社会-国家思想,尤其是他对政府行政提出的见解,具有鲜明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7.
被阻止的婚礼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著《简爱》,完全抛弃了灰姑娘式的王子爱上贫女的俗套,讲了一个力争平等、打破等级界限的爱情故事。贫穷家庭女教师简爱,爱上了东家罗切斯特,但当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尚在人世,她又毅然离去。到罗切斯特妻子  相似文献   
88.
熊培云 《南风窗》2008,(1):80-81
如萨科奇所说,法国看清了过去的世界,但是将来的世界还没有显现。事实上,法国今日的实用主义政治,亦不过是世界政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9.
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是公安机关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应坚持“六个必须”;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应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0.
徐熙 《法国研究》2010,(1):36-42,82
法国作家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诸多领域。俄耳甫斯神话成为贯穿其毕生的重要题材,他的多部作品都与这一题材有关。我们主要以科克托的电影《俄耳甫斯》为例,考察他以电影语言重写俄耳甫斯神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