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2篇
法律   286篇
中国共产党   369篇
中国政治   566篇
政治理论   140篇
综合类   2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阿富汗开始进入后反恐时代,其国家重建的最艰巨任务是在国内各种安全威胁并未彻底根除、社会族群关系依旧紧张对立的形势下,完成由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型。直接的边界接壤、相同的宗教信仰、跨境民族的存在、特殊的历史联系以及紧密的安全联动,将中亚国家与后反恐时代的阿富汗捆绑在一起。在阿富汗的重建进程中,中亚国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的角色。  相似文献   
72.
《学理论》2017,(5)
唐玄宗开元年间,以黑水向唐王朝"请吏"为导火索,渤海王大武艺与其弟大门艺发生矛盾,熟知唐朝情况的大门艺,不愿出兵背叛唐朝,所以开罪于大武艺而引来杀身之祸,大门艺因为惧怕被杀害而逃亡唐朝并得到了唐朝的保护,大武艺由此对唐朝怀恨在心,并于732年公然出兵叛唐,史称"大门艺事件"。唐王朝以稳定东北边疆为目的,从中进行斡旋,最终在东北地区诸多势力相互制约的条件下,使得"大门艺事件"没有进一步扩大,这也有利于唐王朝东北边疆的稳定与渤海国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3.
尹鸿伟 《南风窗》2011,(3):22-23
重视中国网络活跃分子,重视中国民间意见一直是美国驻华使领馆的一个工作特点。随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访问日期的临近,一直戒备森严的美国驻华各使领馆齐齐向部分中国民间人士表示了友谊。2011年1月14日下午,一场名为"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美国使馆与中国博主座谈会"的活动以视频连接的形式,同时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和成都举行。  相似文献   
74.
朱意桦 《法制与社会》2014,(11):294-296,298
依《纽约公约》第一条第1款规定,公约适用对象不仅包括外国裁决,也包括"仲裁裁决经中请承认及执行地所在国认为非内国裁决者"(即非内国裁决)。这就意味着地域标准并非《纽约公约》适用的唯一标准。被申请承认与执行裁决的国家有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在本国境内作出的裁决视为外国裁决的裁量权,这是单一的"地域标准"的延伸补充。我国对此尚未作出明确解释,而如何正确理解"非内国裁决"以及如何设立裁量标准对于司法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2011年5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美国所经济研究室与战略研究室共同承办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的中美关系:现状与趋势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财政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相似文献   
76.
据报载,国内某市拟投资380亿元打造"新阿房宫"。此事立即引起社会广泛质疑,并不禁让人油然想起二千多年前火烧阿房宫那把熊熊大火。火烧阿房宫作为一个标志性历史事件,历代以来倍受关注,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阿房宫成为"秦亡于奢"的象征。遥想当年,强秦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之后,本该河晏海清、万民归心,却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中迅速土崩瓦解,这既有秦王朝高压  相似文献   
7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6):37-37
“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而《南史》却记载了一则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侯的妃子,因其貌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盗掘东昏侯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牛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侯服丧三年。萧综是否为东昏侯的亲生子,不再重要,现更已无法考证。但“滴骨认亲”的不科学性,已为人之公认。  相似文献   
78.
蒲晓磊  仇飞 《党课》2014,(6):112-116
如今,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常常超过了媒体和政府在微博中的传播力。这些在网络上举足轻重的“意见领袖”在生活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今后又该如何扬长避短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79.
张耀南  钱爽 《新视野》2018,(5):96-102
"国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国家之性质并国家的法律之性质"的一门科学。"国法学"之根本精神,是"法治主义""选举主义""对话主义"的,总之是"现代主义"的。张东荪《国法学绪论》所谈政治,完全是现代政治;所谈国家,完全是现代国家;所谈法律,完全是现代法律。此书在其本人思想史上,是其思想彻底摆脱"东方色彩"而进入现代欧西文明之根本转折点;在中华政治思想史上,则完全可以成为中华现代政治之三大源头之一:第一大源头是王宠惠之《中华民国宪法刍议》,主要论及"宪政";第二大源头是孙中山之《建国方略》,主要论及"实际的操作";张东荪《国法学绪论》以"完整性"与"系统性"为特点,可视为第三大源头。  相似文献   
8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场合对家风、家教作了系列重要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浓厚的"家国情怀"理念。从唯物基础看,丰富的个人实践经历、崇高的人生理想抱负及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继承,是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得以形成的内外动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既是唯物论,也是辩证法;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既是群众观,也是价值论。坚持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的根本遵循,就是要提升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就是要恪守为民造福的本质初心,就是要凝聚社会核心价值共识,就是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不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养分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