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26篇
中国共产党   108篇
中国政治   188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10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李百玲 《前沿》2009,(2):13-1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原始社会的经典之作。恩格斯在马克思与摩尔根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于作为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机制、动力、过程等进行了考察。从交往的角度考察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可以看到交往与劳动实践一起,促进了文明起源,推动了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一、哈特法律与道德的“有区别的适当联系论” 1、法律与道德学说方面的两种对立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两个学派长期以来相互对峙而又经久不衰进行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两个学派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即自然法学派的法律与道德的绝对联系论。和分析法学派在法律与道德问题上的绝对区分论。  相似文献   
103.
国家起源问题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存在诸多争论,西方政治人类学的"国家起源说"无法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国家起源的结论作辩驳与阐释,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断在今天依然是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04.
一.空心字的几种称呼及其区别 1、晌榻 古人临摹和复制碑帖的一种方法。即以透明或半透明纸覆于原迹上,用极细的笔描摹笔画四周而成空心字,墨填其内。(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描述为:“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晌榻。”(宋)黄伯思在《宋本东观余论》中也有说明“以厚纸覆贴上就明牖景而摹之,谓之晌榻焉。”  相似文献   
105.
世界近代华侨教育起源于日本,这与当时中国国内外的形势,日本华侨社会状况紧密相关。本文探讨了19世纪初20世纪末日本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起源,分析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06.
在很多时候,人们把太监和宦官当成了一回事,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宦官一词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宦官制度起源较早,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由身分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  相似文献   
107.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遗产对欧洲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作者从历史文化出发.对欧洲理念的起源、特征、欧洲意识、欧洲文化认同作了全面的剖析.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欧洲价值体系,从而理解至今仍影响着欧洲人的文化范式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8.
英美法系国家缓刑制度起源于英美两国,该项制度的诞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缓刑的雏形出现;第二阶段,正式的缓刑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第三阶段,成文的缓刑法产生。大陆法系国家的缓刑制度首创于比利时。我国的现代缓刑制度则是法律移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我国监狱学界关于中国监狱的起源问题有着多种看法,笔者认为,分歧的关键在于对监狱内涵的界定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笔者将就此斗胆对有关学说作一番比较研究,并谈谈自己的管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10.
比例原则的起源、含义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例原则起源于 19世纪初的德国警察法中 ,其含义包括三项子原则 :手段符合目的的妥当性原则、手段所造成损害最小的必要性原则和手段所造成的损害与产出的社会利益相均衡、成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后来逐渐向行政法、宪法等公法领域扩展 ,在最容易侵犯人权的刑事法领域也有广泛的适用 ,笔者认为 ,国家权力的分配也应贯彻比例原则。因为比例原则的核心就在于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在二者的平衡中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