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刑法总则明文将罪过形式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根据总则指导分则的原理,从解释论出发,不能得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轻信过失的所谓“复合罪过”的结论。该观点混淆了生活事实与刑法规范的关系,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在现行刑法规定之下,宜认为滥用职权罪的法益是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合法性、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而“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只是为了控制处罚范围设置的客观超过要素,对之,不要求行为人有认识(但要有认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2.
33.
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的"客观的超过要素"的犯罪都是过失犯罪,以行为的程度、次数等要素为内容的"客观的超过要素"可以借鉴客观的处罚条件理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名称也不合理;"双重结果"的划分导致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的"客观的超过要素"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双重罪过"的泥潭;提倡者对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的"客观的超过要素"的罪过形式有误解,使人产生"客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责任相联系的疑问,有必要对相关问题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34.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中不存在超过主观故意的"客观超过要素".张教授提出的"客观超过要素"概念与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与认定主观罪过的结果标准存在诸多不兼容之处."双重危害结果"概念是一个理论虚构.可以通过对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有具体对象的结果与无具体对象的结果、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的分析,否定了"双重危害结果"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5.
在刑法分则规定了双重危害结果的故意犯罪构成当中,侵害或威胁随意客体的危害结果可能成为客观的超过要素,该要素具有区别于犯罪故意的主观心理,可以存在于独立或派生的犯罪构成内,在分则条文里有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6.
挪用公款罪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司法解释 ,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归个人使用 ,这是值得商榷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进行非法活动的 ,应有犯罪数额起点的限制。挪用公款的具体用途作为客观构成要件是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37.
日前,北京市纪委监察局印发了《加强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机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38.
97’刑法改变了用诈骗罪"包办"所有诈欺类行为的立法技术,将部分涉金融的诈骗犯罪单独设置一节。然而,同样是金融领域的诈骗犯罪,刑法却仅在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以及恶意透支中明确规定了"非法占有目的"。即使如此,"非法占有目的"该是所有金融诈骗罪共有的主观超过要素,其中,除了信用证诈骗罪中的"骗取信用证"是短缩的二行为犯,其他类型均是断绝的结果犯。对于主观的超过要素,单纯使用司法推定的方法过于单薄与粗糙,文章通过"三破除,一反思,一肯定"的方式,提出证明"非法占有目的"需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9.
刑法修正案(八)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标准设定为严重污染环境,而司法解释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解释认为其包括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严重的人员或财产损失。解释的认定导致污染环境罪可能存在双重罪过的困境,通说的观点亦难以给予合理的解释,司法实践面临着对该罪罪过形式认定的困难。客观的超过要素理论,将严重的人员或财产损失的内容作为行为人认识的客观超过要素,从而支持了污染环境罪为故意犯罪的观点,破除了该罪可能存在双重罪过的难题。  相似文献   
40.
据卫生部官员透露,目前,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占全球吸烟人口总数的1/3,受二手烟危害的超过5亿人。吸烟可以引发多种疾病。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近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