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我爱越剧     
在我国戏曲百花园中,越剧是一个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的剧种。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兴盛的时期,祖国大陆的21个省、市、自治区有专业越剧团。越剧以抒情柔美、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大江南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享誉海外越剧发  相似文献   
22.
朱馨  陈朝霞 《今日浙江》2010,(21):58-59
短短百年间,越剧从浙江田间走进上海、走向世界,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10月25日,宁波大剧院的舞台上演了一部海纳百川、探索创新的百年越剧发展史——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开幕文艺晚会《越·2010》。正如这场开幕晚会的主题关键字"越"所揭示的,相比四年以前为了纪念越剧百年而在浙江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越剧艺术节,这次回顾越剧发展历史的真正用意却是为了寻找越剧过去成长繁荣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3.
越剧这个剧种擅长表现古典题材,所以我们演古装戏比较多,也考虑编些现代戏。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编剧徐进就选了《红楼梦》这个题材。记得第一次演出是在共舞台,那是1958年的2月18日,正好春节期间,连演了54场,场场爆满,据说观众有8万6千多。到了1959年,我们团带了《红楼梦》《追鱼》和一台小戏到了北京,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夏衍、周扬和孙维世请我们吃饭时,夏衍说:“这次献礼的节目中,就你们的越剧和红线女的粤剧最受欢迎,好多人来问我要票子,我只能躲起来了。”孙维世说她看戏是很理性的,一般不会哭,但看了我们的《红楼梦》,还是禁不住眼泪盈眶。  相似文献   
24.
何晓原 《今日浙江》2015,(10):58-59
假如说越剧是大家闺秀,那么淳安三角戏就是一位富有野性美的农家姑娘,它历史悠久、唱腔别致,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和生活情趣.先听一听戏名,你就能领略一个大概——《南山种麦》、《三矮子牧牛》、《看花灯》、《看相》、《偷笋》、《补背褡》、《卖花线》,充满了质朴、活泼的民间气息,不知不觉间似有一幅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在眼前浮现.  相似文献   
25.
越剧是我国具有地方性色彩的戏曲种类之一,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江南一带,极具江南地区的民间特色,备受当地和全国广大人民喜欢,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群众基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篇论文是从越剧的历史、流派、剧团、思想内容、来源、艺术特色这几个大的方面来介绍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相似文献   
26.
退休以后,笔者经常出入离家不远的一家公园。这家公园规模不小,树木葱茏,景色秀丽。每天都有无数人以各自的爱好汇聚一。起,自然地形成了“拳操角”、“跳舞角”、“唱歌角”、“京剧角”、“越剧角”、“沪剧角”、“棋牌角”、“英语角”等,组成了一幅当今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但是,与此景观极不协调的是,也有一个“评论角”。每天总有一些“专门”评论别人的“评论家”们聚集一起,声嘶力竭,奇谈怪论。  相似文献   
27.
陈如福 《今日浙江》2007,(22):57-57
11月5日晚,三年一度的中国艺术节在武汉迎来了第八届盛会,本届艺术节由文化部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此次浙江共有三台大戏参演,分别是浙江昆剧团新编大型历史剧《公孙子都》、浙江小百花越剧越剧《春琴传》、浙江儿童艺术剧团大型科幻儿童剧《宇宙蛋》,力争获得国家专业舞台艺术最高奖项"文华奖".  相似文献   
28.
比起其他的中国传统戏剧,越剧是个年轻的剧种,它诞生于1906年的浙江嵊县农村,1917年才进入上海.然而仅仅30余年,越剧就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了全国性的大剧种.  相似文献   
29.
励栋煌 《今日浙江》2011,(13):58-58
上世纪60年代,越剧舞台出现了排演革命现代戏的热潮。在移植、创排的越剧现代戏中,既有反映中国革命各个历程中共产党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精神的《江姐》、《金沙江畔》等,又有表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坚持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30.
<正>越剧诞生在嵊州,一百年来,一代一代的越剧人走出嵊州,源源不断地为越剧注入新的血液和生机,成为越剧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越剧因为嵊州而发展,同样,因为越剧,嵊州更加丰满。2006年3月,这个温暖的春天,当记者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时,已然发现越剧早就融入到了普通嵊州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聊的、玩的、唱的都可以看到越剧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