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傅里叶红外图像系统,采用单点模式对收集到的八种品牌激光打印机墨粉色痕进行红外扫描,采集样品红外光谱,并对其中两种样品红外光谱进行二阶导数运算,得到对应的二阶导数光谱。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区分不同品牌激光打印机墨粉色痕,并可为其他书写材料无损检验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某年3月8日,在某地一公园桥下发现一具女尸,经法医检验确定被害人为掐扼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现场遗留有女士背包1个,用棉签二次转移法擦取背包表面可疑斑迹处及尸体颈部扼痕处送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血迹在非渗透性客体表面的干燥过程,建立基于Image J软件的血迹遗留时间推断方法。方法选取塑料板、玻璃板、漆层木板、瓷砖和铁片5种常见的非渗透性客体作为血迹的承载介质,分析不同靶面血迹干燥特征的时序变化,运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量化分析平均灰度值、血池比率和裂纹比率3项特征性指标与遗留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塑料板和铁片表面血迹的平均灰度值变化率较小,裂纹比率较大。塑料板、玻璃板和瓷砖的血池比率较漆层木板和铁片的变化率大。依据血迹的特征量化指标拟合了不同时段血迹遗留时间的回归方程。结论 建立了非渗透性客体表面血迹遗留时间的推断方法,可为犯罪现场出血时间的判定提供依据,为智慧警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4.
研究电缆电线护套表面线条痕的形成原因及质量,初步探讨电缆电线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5.
利用红外成像显微镜采集了7种常见品牌黑、蓝两种颜色的可擦中性笔墨水残留色痕的中红外图像,并对采集的样品中红外图像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得到对应的峰面积图像或一阶导数峰面积图像,根据峰面积图像表征的各组分光谱信息和空间分布信息检验墨水残留色痕。  相似文献   
36.
击针孔舌痕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采用刚性闭锁机构,二是采用击针平移击发机构,二者具备其一即可。有无击针孔舌痕出现,可以帮助区别枪种,其指向可帮助确定抛壳挺、拉壳钩的位置。击针孔舌痕是弹壳检验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7.
利用射击弹壳痕迹区分小口径枪支种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小口径枪支的种类、性能特点,探讨通过射击弹壳痕迹区分制式、非制式枪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匕首枪、单管枪、双管枪、转轮枪等枪种的区分依据,研究了小口径枪弹壳痕迹在检验鉴定中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8.
在实际侦查中 ,皮肤上咬痕的鉴定比较注重咬痕的痕迹特征检验。由于人的皮肤在记录咬痕方面是一种很差的介质 ,有些咬痕特征不能得到明显的反映 ,因而在个人识别上的利用价值不大。应用PCR -STR技术对咬痕留在皮肤上的唾液斑进行多态DNA位点分型 ,可以达到个人认定或排除的目的。现就我室受理的两例皮肤上咬痕的DNA检验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我室在 1999年 6月及 8月受理的两起咬痕案例 ,检材为血液 (痕 ) ,唾液斑。2 .皮肤上咬痕唾液斑提取 :用干净消毒后的 1cm2 纱布沾取蒸馏水后 ,用镊子夹着纱布以同心圆方式由里向外…  相似文献   
39.
1痕迹的形成原因痕迹是造痕体在力的作用下在承痕体上留下的反映形象,痕迹的具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时的具体作案行为方式,从而也就可以分析出现场痕迹是否为犯罪痕迹。2痕迹的遗留位置犯罪痕迹的形成或遗留,与作案人的犯罪过程是密不可分的。足迹、手印等现场痕迹常常是犯罪活动的记录,从现场痕迹所在部位、方向与分布可分析出犯罪活动的具体方式和范围。作案人为完成犯罪活动,就必然对犯罪障碍物进行破坏,对犯罪目的物进行触摸和翻动,因而在障碍物被破坏部位、目的物被翻动部位遗留下多种痕迹物证,据此…  相似文献   
40.
2004年1月30日12时许,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潞城镇沙河浜村一条水泥路旁发现一具烧焦的男尸。经侦查是一起杀人抛尸案件。死者徐钧,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人,从事“黑车”生产,于2004年1月4日凌晨在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开黑车接两名男性乘客后失踪。徐钧家属曾经在1月10日发行的扬子晚报上刊登过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