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61.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4,(10):42-43
在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创造了最为辉煌的两个里程碑:一是,1970年4月24日,酒泉火箭试验基地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向世界播放《东方红》乐曲。在星辰辉映的太空增添了中国制造的能发光会唱歌的卫星。二是,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从内蒙古额济纳旗升空,航天员遨游太空绕地球14圈后,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是祖国的骄傲,13亿中国人民无不为此自豪。这些均发生在内蒙古额济纳神奇的土地上,对此内蒙古各族人民倍加自豪。  相似文献   
162.
林小春 《半月谈》2003,(2):70-71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不仅振奋了民族精神,也激发出国人对载人航天器的浓厚兴趣。许多读者写信给编辑部,想了解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到底啥模样?有什么不同?那就让我们来——  相似文献   
163.
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的能力。国防科工委作为中国航天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航天技术为防灾减灾服务。五年来,我国相继发射了气象、海洋、资源三个系列共计5颗卫星,主要用于防灾减灾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第一阶段共计3颗卫星)也在立项,并在紧张的研制之中。为保证这些卫星的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以满足我国防灾减灾对航天技术的需求,在过去五年里国防科工委做出了不懈努力。充分发挥现有气象、资源、海洋卫星潜力,积极为防灾减灾服务目前,用于防灾减灾的卫星主要是对地观测卫星。1998年在长江和松…  相似文献   
164.
随着军事航天技术迅速发展,太空军事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太空军事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导弹和反导弹系统的矛盾较量和卫星与反卫星武器的矛盾较量。这两对矛盾不断激化而且相互交错,构成了未来发生"太空战争"的主要物质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导弹与反导弹系统的矛盾斗争就已开始,特别是在60年代中期,美苏展开了旨在"确保相互摧毁"的以洲际核弹道导弹为中心的军备竞赛。为了应对进攻性洲际弹道核导弹的发展,美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开始研制和部署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导弹与反导弹系统的矛盾较量从冷战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直至2017年"萨德"入韩在相关大国间引起激烈争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苏迅速开始研制和发射军事卫星,卫星与反卫星武器的矛盾斗争也随之开始。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的军事卫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致这场战争被称为"最初的太空战争"。太空是在新科技革命强力驱动下发生深刻变化的国际安全战略新空间、新领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关乎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太空军事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65.
知否     
《方圆》2020,(8):8-8
一鲸落,万物生。鲸落是什么?A一鲸落,万物生,这是一份来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个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亚。60名科考队员带回了本航次一个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不足50个。  相似文献   
166.
一方面,“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问世,近年来国家重大科技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吃绿豆治百病”神话般地被追捧,日本核泄漏后“抢盐潮”波及多个地方,科学素质仍是我国国民素质中的短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怎么认识科学素质?怎么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未来如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就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专家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7.
168.
《精神文明导刊》2011,(7):21-21
载人航天精神,本质上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积淀和培育的结晶。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功勋史册中,闪耀着彭桓武、周光召、吴岳良的名字,这三代师生先后在不同的年代求学于海外,又都是在祖国最艰难、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效力。40年代回国的彭桓武,当时在英国剑桥大学已经取得两个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9.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又是对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荣辱观念,古已有之。“宁可毁人,不可毁誉”、“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名言警句,都说明古人对于荣辱的重视。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新时代的精神为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0.
载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将赋予铁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吸收载人航天精神的精髓,凝练并弘扬新时期铁路精神,对坚定铁路干部职工的思想信念、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