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财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7,(12):5-5
藤森:再遭软禁;卡斯特罗:术后首次接受专访;李登辉:东京拜鬼,马英九:特别费案五度开庭;宗庆后:辞职。  相似文献   
9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领导成员辞职有四种形式: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每种形式与问责都有不同的关系,其中自愿辞职、引咎辞职与责任的关系比较复杂。自愿辞职又可以分为无道义过错自愿辞职和道义过错自愿辞职两种形式,引咎辞职与西方语境下“引咎辞职”含义差别巨大。因此,在公务员辞职的制度化上,各种责任的明确、辞职程序的建设和后续管理上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3.
《人大建设》2009,(9):56-56
编辑同志: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徐某所在的工厂为降低成本,决定将工厂从城市搬到比较偏僻的山区乡镇。新厂区交通不便.居住、就餐、通信等条件都很差,工厂还要求职工必须住集体宿舍.半月才能回一次家。有职工表示不愿去.工厂就规定不愿去的可以辞职。徐某家里上有老人,下有读小学的孩子.随厂迁移有困难。请问,如果徐某不得已辞职.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补偿金吗?  相似文献   
94.
《党课》2010,(19):69-69
我单位一名经选举产生的党支部书记近日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辞职。请问,应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95.
一位公司员工在QQ上向公司业务主管吐槽时,流露了辞职的想法.孰料,后来她真的因此被公司辞退了.围绕着QQ聊天记录能不能作为辞职申请书的争议,这名员工走上了法律维权之路.  相似文献   
96.
《理论与当代》2015,(11):56-56
9月8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发表社论说,山东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近日辞职,据称他选择加盟了华大基因,出任CEO。这起辞职事件被舆论热议,一是因为梅永红的厅官身份,二是因为这位市长离任前,发了一番薪水太低的感慨。  相似文献   
97.
《公民导刊》2004,(11):9-11
“当发现自己难以胜任代表工作时,辞职应该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市人大代表刘绍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代表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出这个力气,当不能有作为的时候了,主动选择离开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据称,刘自己也曾动过因“年纪日大,精力不足,难以很好履行好代表职责”辞去代表职务的想法,但是区委常委会领导的一直推荐,使他感到重任在肩,只好老骥伏枥。  相似文献   
98.
倪斌 《人大研究》2006,(10):38-39
自1999年湖北省襄阳市试行“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以后,浙江宁波、湖南溆浦、江苏常州、福建晋江、山东即墨、成都金牛等许多地方纷纷效法,一时“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对此,许多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人大工作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褒贬不一。关于“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依据问题根据现行法律,人大代表辞职是有法律依据的。《选举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辞职。”但是,根据笔者的理解,法律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99.
《就业与保障》2007,(12):33-33
案例 刘某所在的单位是个集团公司,母公司在温州,底下有很多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所有子公司的主管和销售人员都必须与总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和竞业限制协议,但工资和社保费由各子公司承担。现在刘某被调往另一个子公司任职,又同这个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0.
杨国荣 《创造》2002,(7):23-24
千秋功业在用人,古往今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党政干部制度改革、企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大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