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481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2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易学博大精清,源远流长,涉面甚广,为社会诸多学科运用,中医学之主要基础理论亦渊源于此。易学原理在脏腑辨证中之运用,代有充实发挥,印证实践多有切用。现兹就本人临床所及,略论如下,欠妥之处,尚祈贤达正之。  相似文献   
192.
所谓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辩论",是美化当年学术环境的"潮流之作".学界一般把当年美学大辩论的"学派",分为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派四大派,这几乎成了坚不可摧的定论.如果把当年"大辩论"中的芸芸众生,归为四大类,本来无不可,但将它们作为"学派",则大失学术本色,亦不合乎历史事实.朱光潜的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体系(尤其前期体系)是颇具特色的.其建构体系的路向是以"出世--入世"的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艺术生理学),去融汇西方哲人学说而形成的一个五彩缤纷、斑斓驳杂的美学理论体系.朱光潜建构体系的独特心灵历程,是中国现代知识份子寻求出路的一种艰难卓绝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3.
朴相泳 《理论学刊》2005,(4):123-125
作为中国古代普遍适用于人物、山水、书法等造型艺术并进而向诗歌、乐舞等艺术领域不断渗透的美学概念,"气韵生动"具有形象的变化性、精神的解放性、技巧的融通性、意境的超越性等深刻内涵。对于这些内涵的探究和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艺术的民族特色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4.
王育红 《青年论坛》2005,(4):133-135
二月河"帝王系列"作品集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将康雍乾时代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既有正史的严谨,又有杂学的趣味,从而营造了大雅大俗的品味.采纳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和优势,把多种小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将作品中套叠着的生动惊险的故事,讲得有张有弛,妙趣横生.他灵活地选择了"仿古"、"文言"、"白话"的多种表达方式,整体上形成了"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从而保持了文本雅俗共赏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95.
中国的哲学、文学著作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如老子、孔子的著作在欧美的传播和影响,《三国演义》在日本、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影响,《红楼梦》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国人中的一部分还是知道的.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640例755诊次胃脘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 胃脘痛临床证候可分为六类: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脾胃气虚、痰湿内蕴、瘀血停胃,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特异的四诊信息。结论 胃脘痛有特异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对胃脘痛的规范化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能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7.
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蕴含着原始的生态审美观。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解读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审美文化,可以发现许多原始宗教意识的痕迹,它们通过日常的服饰、歌舞、丧葬和节日庆典等形式表现出来。除了强调万物有灵外,原始宗教意识促成了主体之间同生共处和主体间性关系思想的形成,构成了苗族和谐生态审美观的价值核心。原始宗教对主体间性的支持,使得苗民与自然万物平等地交往、对话、沟通和融合,从而形成包括天与人、神与人和人与人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8.
过去的一百年里,五四运动的启蒙作用在政治、文化、历史等不同领域都得到了深度研究,但在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上,相关研究主要见于零散的个体人物美学思想分析,缺乏整体性的学科探究。五四运动对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启蒙包括三个方面:对学科独立的理性意识启蒙,对作为审美价值新根据的个体自由意识启蒙以及美学意识形态的现代性力量之启蒙。这三层意义开启了中国美学不同于欧洲美学的现代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9.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