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481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2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陈正权 《公民导刊》2011,(11):14-15
增加基层代表不一定就能增强民意“代表性”,理由有三:首先,数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质量就一定要发生变化。量变不一定能带来质变,这是辨证唯物主义一个最基本道理。如果仅仅增加基层代表数量,减少官员代表的数量,以为增加代表的“民意”数量就能增加代表的“民意”质量,这不符合辨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22.
李思飞 《青年论坛》2011,(3):143-145
服饰是透射一个民族艺术哲学理念的重要窗口。中国传统服装美学一方面受到儒家礼教规范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注重"美"与"善"的相似性,缺乏对人体之美的正视与研究,把服装审美创作看作传播教化、塑造人格、维护礼制的形象表征,遮蔽人体曲线,宽衣博带;另一方面在道家思想统摄式思维观照下,追求衣饰与人体在整体审美上的和谐,淡化人体特征而凸显精神气韵。西方服装美学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求真务实地强调人体曲线,以探求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审美理想。如何承袭中国传统美学智慧,又借鉴西方服装美学求真精神,创造出中国服装独有的时代语言,是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们面临的一个意味深长的课题。  相似文献   
223.
公平与效率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不仅表现在效率上,也表现在公平上,表现在能更好地把握和处理二者的关系上.问题的关键是公平多一点,还是效率多一点,抑或是二者并重,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现阶段提出要"更加注重公平"是适社情、顺民意、合潮流的睿智之举,是审时度势之举.  相似文献   
224.
肖婧 《法制与社会》2010,(32):112-113
电脑量刑是科学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渗透,体现了电脑量刑辅助系统研发者的创新精神。但是由于电脑量刑系统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了电脑量刑不能取代司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量刑系统而存在。我们应该对电脑量刑尝试中的开创精神表示认可,但是在当前社会现实条件下,应该保守地看待电脑量刑。  相似文献   
225.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效果不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转向新的视角,美学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古已有之.无论从美的特性,美的功用及美的方法论角度,美学对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6.
美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主体“感性之学”的学科形态,其获得自身的场域伦理和知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现代性事件,从维柯的“诗性思维”理论到鲍姆嘉通对美学学科的界定,都体现出主体感性能力对美学合法性存在价值的承担。与此同时,主体对“空间”的诗性审美能力是先验存在的,并成为主体感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学、感性和空间三者便相互融合,生发出崭新的“空间美学”话语。在前现代时期,主体对空间审美的朴素认知构成空间美学的理论萌芽;现代美学的“感性革命”清晰地凸显出主体与空间之间的诗性伦理,比如海德格尔的“空间栖居”和梅洛 庞蒂的“视知觉空间”便进一步延展空间美学的理论脉络;现代文学的空间审美实践和话语流变再次推动空间美学的场域自律,并最终形成既关注主体生存,又充满文化批判的现代美学形态。空间美学将持续给未来美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知识学资源和价值承担。  相似文献   
227.
谭顺来 《求索》2013,(9):123-125
中国古典关学的理论基点是先秦哲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概念.“意境”的哲学基点大致有以下几种学术观点:其一.意境源于老庄哲学.该观点是基于对中国美学思想渊源的整体考察而得出的:其二,美学“意境”说深受禅宗佛学的影响,认为意境之“境”就是禅宗心学中的“禅境”;其三,美学“意境”源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该观点强调艺术“意境”是一种基于儒家诗学之上的,融入道家之“超然物外”之境并深受佛教“静穆体悟观照生命”之“妙境”。我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境包含着主客合一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融合互渗状态,意境生于意象,而缘于情思。意境作为艺术审美理想,要获得自身质的规定性。必须回到意境的创造中去。创造才是艺术意境实现的现实环节与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228.
周玉洁 《人民论坛》2013,(10):234-235
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体系尤为繁多,且文化气息浓重.基于此,文章选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特征最显著的苗族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苗族服饰文化所展现的生态特征,从民族服饰生态美学概述着手,进行了关于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探索与总结,以期为今后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切实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9.
230.
孟子和庄子在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中都处于"亚圣"地位,两者在音乐审美思想上的认识论分别是对孔子和老子的继承与创新,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音乐的审美认知。从孟子和庄子对音乐审美的思维特点与认知目的出发进行比较,可以从认识的过程到认识的结果来概括和对比两者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