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8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年的律师路,20年的法律情。今年,刚好是我从事律师职业的20个年头。20年来,我怀着对律师事业的热爱之心,在努力做好律师各项业务的同时,十分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积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调处发生的纠纷和矛盾,使许多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使许多带有引发事件倾向和苗头的问题,得以妥善处理和圆满解决。同时,出于律师用法律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职业使命感,我尤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也许,正是我为社会、为他人尽了自己的一份热忱之心,人民也给予了我丰厚的回报,使我从一名最基层的律师光荣地当选为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52.
《北方法学》2019,(5):150-160
我国刑事司法程序对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间的关系缺乏明确规定,导致了未成年人如何行使自主性辩护权存疑,具体涉及被代理的未成年人范围、法定代理人代理权限、意见分歧的解决等方面。关于诉讼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直接代理、间接代理等相关理论的交叉与冲突是问题的根源。未成年被追诉人具有相对刑事诉讼行为能力,其自主性辩护权不可以被代理行使。立法应当以诉讼监护制度替代法定代理制度,监护人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应当全程参与,与未成年被追诉人各自独立地行使辩护权,分歧意见的解决以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  相似文献   
53.
正刑事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控诉进行辩解与反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权利。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充实和完善了刑事辩护制度,尤其是律师刑事辩护制度使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更为便捷,辩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从司法实践看,刑事辩护权行使受到阻碍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因此,认真分析刑事辩护权保障的现状及其存在不足,就保障  相似文献   
54.
辩护制度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促进案件依法公正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刑诉法对辩护制度作了重大修改,使2008年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和落实,赋予了辩护人更多的权利,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被社会各界认为是一个亮点。但与此同时,辩护律师的提前介入和辩护人权利的扩张,进一步强化了辩护权对侦查权的监督和  相似文献   
55.
人民法院在指定与否上有较大自由裁量权,致使可以指定辩护存在不确定性。为保障犯罪嫌疑人辩护权,应该明确可以指定辩护不是法院的权力而是义务,同时,明确近亲属的委托辩护应优位于法院的指定辩护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对可以指定辩护的异议权和申诉权。  相似文献   
56.
我国法律赋予了律师拒绝辩护的权利,却由于行使条件的简单,理由的不科学,导致了律师在拒绝辩护实践中出现问题。律师拒绝辩护权意义重大,但立法上却存在着缺陷,导致律师滥用权利或无法合理行使权利。只有完善拒绝辩护的理由、程序以及救济问题,中国的律师拒绝辩护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曾粤兴 《时代法学》2013,11(1):47-51,58
律师的辩护权是律师群体的一项重要职业权利。尽管在中国没有被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中被明确为基本人权。在刑事诉讼结构中,控辩双方力量相对均衡才能有效保障法官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判。刑诉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50条虽对律师辩护权进行了规范,但该条第2款的规定仍有四点不当之处,包括违背控辩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基本要求,不符合正义的基本要求,超越法律的规定,损害律师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58.
2012年3月,我国刑事诉讼法立足于1996年的基本规定,对辩护权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和修改,以使得刑事诉讼法顺应保护辩护权之历史趋势。从辩护权的理论渊源出发,对我国新刑诉法关于辩护权的规定进行评析,总结出新刑诉法中辩护权实现的现实困境,是提出辩护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9.
陈安杨 《法制与社会》2014,(13):130+134
新刑事诉讼法从引入程序性辩护、赋予调查取证权等方面加强了辩护权,随着侦查阶段辩护权的扩张,侦辩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亦对侦查模式和辩护模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刑事诉讼结构,是指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式以及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它集中体现为控诉、辩护、裁判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法律关系.”而控辩关系则是诉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直接决定着诉讼结构是否均衡、公平.典型的“诉讼结构”和“控辩关系”概念用于审判阶段,在审查逮捕阶段极少提及,这主要是因为在旧刑诉法的背景下,逮捕阶段隶属于侦查阶段,其程序本身具有“行政化”、“追诉化”的特点,加之旧刑诉法中并未规定侦查阶段的律师辩护制度,审查逮捕阶段的控辩关系自然无从谈起,“等腰三角形”诉讼结构就更是空中楼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