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光文 《实践》2015,(4):49-51
<正>生态景区恩格贝,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位于库布齐沙漠中段和黄河南岸。曾经的恩格贝,是草木茂盛、野兽繁衍之地。但在秦、汉、唐等朝代,"移民实边"和"屯兵军垦"使恩格贝的原始森林渐受破坏,库布齐沙漠开始形成,出现了边塞诗人李益描述的"风沙满眼堪断魂"的景象。20世纪中叶,大规模的毁林、开垦和放牧,使得恩格贝彻底沦为沙害频繁的不毛之地和洪害肆虐的无人区,库布齐沙漠也被列入中国八大沙漠,每年流  相似文献   
12.
盛唐边塞诗形成崇高格调,是由于受当时的美学思潮的影响。其崇高格调的意境形成,则因为具有崇高特质的主观“情”“理”(“意”)与客观的“形”“神”(“境”)相互渗透、制约而趋向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概言之,其因有三:首先,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第三,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内在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王新弟 《奋斗》2008,(7):64-64
流人自踏上被流放路途的那一刻起.就泪眼汪汪的为故乡而望穿秋水。但多数人却只能终老边荒。因著名的《南山集》文字狱而被流戍的方登峄.就是客死在卜奎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5.
盛唐边塞诗以雄浑的画笔描绘了壮伟的边塞风光,反映了古代边塞将士艰险苦寒的生活和特定地域的风貌人情,诗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中华民族可贵的民族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具有传诵千古、催人奋进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广(569—618),一名英,隋文帝次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人们通常拿他和一代明主唐太宗加以比较。他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无不在历史上发生了轰动效应。在文学上,他的边塞诗独具特色,占有一定的诗史地位。一统天下,网罗英才隋炀帝的父亲是隋文帝杨坚(541—604)。杨坚本是北周的外戚,后来代周自立,建立了隋朝。隋文帝  相似文献   
17.
借鉴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类比法,以求同的思维方式从文化学的角度探析高适、岑参边塞诗风共性:二者以盛唐时代的高昂意气为共通主调,呈现了雄浑遒劲的阳刚之气和慷慨悲壮的奇伟之美。  相似文献   
18.
王维的边塞诗历来为山水诗所掩盖。王维有着丰富的边塞生活经历,这让他后期的边塞诗内容更加充实,从而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广度;王维现存的33首边塞诗,大致可分为亲历边塞诗、送别边塞诗、虚拟边塞诗三类,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王维的边塞诗对时人与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盛唐边塞诗派的形成与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八月行吟     
银川荷花歌并序银川市郊有荷花六百余亩。余昔读边塞诗未见有咏荷篇什,今在边城喜见荷花,心甚喜欢,此化干戈为玉帛边陲祥和之象,故感而歌之,时在公元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日,余与刘君、关君诸友同游此。  相似文献   
20.
李月 《学理论》2010,(4):141-142
南朝边塞诗代表吴均,他的边塞诗主要表现出了忠君报国的思想,风格开始复古;到隋代,边塞诗人才真正有出塞从戎的经历,边塞诗开始具有感染力,并且开始摆脱六朝绮靡文风;初唐四杰开始提倡刚健风骨,追求壮大的气势,进一步发展了边塞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