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礼不在贵 有情则重 不知何时,春节送礼也成为了一个传统。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如今,上下级之间送礼方式从“烟酒时代”升级到什么方式?  相似文献   
92.
害怕送礼     
晓敏 《公民与法治》2013,(13):48-48
王青刚分到乡里当干事员的时候,某天回老家探亲,看到堂屋门口拴着两只大红公鸡。他那七十来岁的老母亲指着这两只公鸡对王青说:这是前院你三叔送来的,让你掂回城里吃呢!我不要,他非留,推搡了半天,也没能让他掂走。你三叔送来两只鸡,是有事求你呀,他是残疾人,应该能吃上低保的,可是村委会主任把低保指标都给了他本门人了,真正的残疾人没有份儿。他听说你来乡里工作了,应该能和村主任说上话,看能不能活动活动,帮他说句话……  相似文献   
93.
不知从何时开始,“送礼之风”也刮进了联合国安理会。我在安理会工作期间,发现每届安理会主席都会向其他理事国的代表送礼送礼是“公开”的,通常是在月底,礼品常常有独特之处,而且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94.
真如 《政府法制》2008,(2):35-35
2004年年底,湖南涟源市荷塘镇的两位农民看准县域烟花爆竹市场,准备合股开办一家烟花爆竹销售批发部,由于烟花鞭炮销售属于特种行业,必须获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许可。为了打通环节办下许可证,他们决定开展“公关”。在他们的请客送礼日记上,2005年3月份,只有4天没有请客送礼的记录,办证的前期请客送礼花费30多万元,送礼都送得麻木了。  相似文献   
95.
赵畅 《政策瞭望》2013,(9):56-56
官场“送礼收礼”之盛风.何以难刹?因为由来已久矣。读报看到一个材料,说清代有许多“陋规”,官员灰色收入不少.那时流行一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相似文献   
96.
逢年节,最重要的当然是欢聚宴庆,但礼亦不可缺。“礼”字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故年节送礼已成为重要民俗之一,甚至是一门学问。年节有大小,亲朋有远近厚薄,送礼要得体,也需权衡。在封建时代有专设的礼仪部门,大宅门里也有管家专司其职。说起送礼,源远流长,可以写一本书。  相似文献   
97.
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  相似文献   
98.
《上海支部生活》2010,(2):62-62
采购送礼篇 水果讲究吉祥寓意:春节送礼的水果可以图个好彩头。橘子象征大吉大利、柿子象征事事如意、桃子象征长寿、佛手象征贵人相助。  相似文献   
99.
建国以来的60年,中国人送礼的形式有了哪些变化,“礼品”的内涵发生着怎样的演变,人们对待送礼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不同。针对这些问题,三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社会背景的嘉宾畅所欲言,有的从亲身经历出发,有的带上了老—辈的回忆,还有的侧重于敏锐的社会观察,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对“中国式送礼有了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0.
江宇 《今日浙江》2016,(15):62-62
《梁书》中记载着一个顾协“棍打送礼人”的故事。讲述的是顾协初任安都县令时,审理了一起皮毛作坊掌柜武同状告县衙差役蔡法度的积案。武同重掌作坊后,对顾协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