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336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想当年,我以“中华民国立法委员”的身份,因公率团登上“西柏林”的“瞭望台”,亲眼看到“东柏林”的景观种种;再过几年,又以“中华民国考试委员”的身份,因公率团旧地重游,观赏“倒塌”的“柏林墙”,东西进出,自由自在,并前往“触摸”那一小段留下供世人凭吊的“围墙”遗迹,感怀多多……  相似文献   
82.
死海浮漂     
假如我要说大海像铺着柔滑绿绸的一张露天的软床,成百上千的人可以躺在上面读书看报,你准以为这是痴人说梦。其实,这确实是世上的一个奇异景观,无论你会不会游泳,只要你到死海一瞧,就会见到做梦也未必显现的绝妙之境。  相似文献   
83.
白雪 《学理论》2014,(3):150-15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何充分挖掘出旅游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旅游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投资管理者以经济目标为导向抱着功利主义思想,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挖掘重视程度不够,出现旅游景观标准化、文化内涵雷同化、景观组合程度低等问题,淡化了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造成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丧失或者庸俗化。因此新时期旅游景观发展关键在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重塑,主要以景泰黄河石林为例,通过其厚重的人文、给力的美感两方面,谈其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重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有一位哲人说,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就是做成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上海有2亿多平方米的屋顶面积,是不是有人想过、如果这些屋顶都种上绿,当人们从高处向下看,或驱车从雄伟的南浦、杨浦大桥经过时,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景色将会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85.
北宋时期,齐州为远近闻名的东方大郡,趵突泉、金线泉、舜泉等名泉更多地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成为诗人笔下吟诵抒写的对象.曾巩、苏辙等文化名人相继宦游此地,陶醉于齐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齐鲁历史风情的佳作,为齐鲁诗坛注入了新的因子.  相似文献   
86.
刘玲 《求索》2004,(11)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 ,特别是从拉康理论的角度来看 ,身体在网络聊天世界中作为一个景观呈现出来 ,消解了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二元对立。身体在网络之中进行着镜面狂欢 ,并享受着自身带来的剩余快感  相似文献   
87.
布清苑  常公 《台声》2004,(3):77-79
在中国建造园林之艺术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造园发展大体分为五个阶段。汉以前:处于萌芽的形成期。此时造园仅限于皇家苑囿,如上林苑和阿房宫建章宫内的苑囿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社会流行佛学、道学,崇尚清淡风气的影响很大,造园艺术走上了再自然的道路。主要造园实践有金谷园、华林园、兰亭及一些寺院园林。这一时期应是造园艺术的发展期。隋唐时期:这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给造园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文学艺术的发展还级造园艺术构思和技巧以启迪。这时的造园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是造园艺术达到鼎盛的标志。宋代:此时…  相似文献   
88.
王旭 《群众》2017,(6):64-65
自行车在我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出行几乎全靠自行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大城市里自行车洪流更是浩浩荡荡,可谓中国的标志性景观,所以有了“自行车王国”雅号.如今,这个头衔已让位于万里之外的荷兰,不过,尽管称呼类似,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89.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内行与外行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不断钻研和探索,坚持正确的思路和做法,修正偏颇的观点和行为,努力继承人类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优秀成果,吸取前人的教训,力争在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无愧于后代子孙。  相似文献   
90.
浅谈当代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璇 《理论月刊》2007,(10):162-165
当代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已经和它的实用价值取得了同等的位置。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应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为形式美,另一方面为表现美。它的形式美表现了农业景观最直接的审美感受,而表现美则赋予了其功能性、生产性和可持续性。新时代的农业景观应使其形式美与表现美和谐统一,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有机的结合体。农业景观的形式美与表现美和谐统一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审美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