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05新方案"的实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出了更具时代特色的指导.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应体现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对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程建设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11,(Z1):95-97
选修课制度最早产生于18世纪中期的德国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是德国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倡"大学最主要的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学术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按照这一治学理念柏林大学率先在全世界实行了课程选修制,选修课制度由此开始在德国高校广泛流行,并逐渐传播到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在我国最先推行选修课制度的自然是高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  相似文献   
13.
公共选修课是实现学科交叉、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和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从教学管理、教学资源、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学生选课等方面分析了公共选修课的缺失及存在问题,并从完善教学文件、强化质量监控、进行选课指导等环节提出相应的教学与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红岩 《学理论》2012,(10):194-195
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类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整体优化、设置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龙耀 《法制与经济》2013,(8):137-138
李雪岩老师在其学术新著《中国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研究——基于路径选择的视角》中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系统地批判了中国现行外语必修制度,创造性地建构了"外语选修制度"和"国家公派出国学外语基金"制度,提出了中国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若干路径,该新著对中国外语教育制度改革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分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改革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实效;改革应从国情、校情等实际情况出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鞠晓东 《学理论》2010,(9):144-144
1.设置《环境学概论》公共选修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因而,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环境协调发展这个基础,经济的可持续性就只会是一句空话。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今后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他们进行包括环境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陈彦晶 《学理论》2014,(6):224-225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部分不应采取粗放式的设置,任由学生随意选课,而应当进行模块化设计,包括学科导向型模块化和就业导向型模块化,高校应结合自身定位及生源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块化方案,并根据不同的模块化方案确定模块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9.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语文出版社称,目前该社已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语文作为母语教科书,其承担的使命是多重的,既有工具性的"读写听说能力"培养,也有人文性的"灵魂塑造",所以,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总是超乎寻常的热烈。  相似文献   
20.
在德智美教育中,伦理学属于德育的内容,它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的使命。在真善美中,伦理学注重教导学生分辨是非善恶,走向幸福人生。本文认为伦理学课程的开设,除了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时结合现实也是特别重要的,现时高校的伦理学一般作为选修课开设,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