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628篇
中国共产党   1140篇
中国政治   1318篇
政治理论   807篇
综合类   1007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原则,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入洞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对170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人"的解放价值旨归的进一步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初心"奋斗目标的新赋能,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的新诠释;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深化概念认知理解基础上,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杨振 《理论学刊》2020,(2):8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历史逻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供给侧,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历史性变化,宏观调控因而需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理逻辑是:立足需求侧的总量平衡政策难以有效解决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做法与供给学派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打通制度梗阻,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供准确制度激励,同时以完善和保护产权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扶贫政策实践,显示出浙江善于在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争取发展经济的新优势,善于创造各种机制激发扶贫对象自身的减贫动力和创造力,善于强化民生保障以追求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善于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扶贫方式。这些实践背后的演进逻辑就是从解决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入手,增强困难群众的人力资本以提高其可持续脱贫能力,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治理提升扶贫工具的政策效用。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耳朵经济"的悄然崛起有其内在的逻辑起点,即音频传播场景与伴随性消费的有机交融。5G和AI技术条件下"耳朵经济"要实现规模的扩展,需遵循音频传播新场景与产业链有效对接的演进逻辑,并选择跳出"媒介"框架,构筑完整产业价值链的进阶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找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创造了实事求是地对待理论和实践的方法论原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又强调解放思想,把解放被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解放被“左”倾思想禁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于一起。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出二十一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界,学术界人士本来就承担着扭转社会风气的责任,这个责任在社会的分工中,应该由教育界、学术界独立地完成。有一位杂志编辑告诉我,目前的学术刊物,没有几家是可读的。有一次我了解到某学报上有一篇文章,与我的研究相关。几经周折,找到这一期的学报,拿来一看,  相似文献   
19.
探析道义逻辑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渊源上以“权”理论取代可能世界作为道义逻辑建构的理论依据,从而可以构造出实用性强的道义逻辑语义理论,因而是一种可以探索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当今研究的热门话题。我们知道,创新行为源于思维的创新,而创新思维主要在于思维方法的研究。迟维东先生的力作——《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就是专门研究创新思维方法的,并且着重从逻辑方法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思维创新”这一事关重大的课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1999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前,创新思维的研究如火如荼,迟维东先生的这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