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66篇
世界政治   2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篇
法律   1919篇
中国共产党   2247篇
中国政治   3202篇
政治理论   1426篇
综合类   259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755篇
  2009年   747篇
  2008年   892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武汉文化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区别在哪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以为这实际上是三个问题:第一,武汉文化的基础是什么?第二,武汉文化属何种类型及其如何演化?第三,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何在?弄清了基础,就比较容易弄清其类型及演化,弄清了前两个问题,再与其他城市一比较,也就显现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了。  相似文献   
82.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研究和进行创新,应着力认清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探索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把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3.
一个同学月消费8000多元不以为然,一个同学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一份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等级化和两极化的鲜明特征正成为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的主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84.
85.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86.
邹安乐 《探索》2006,2(6):10-1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认真研究价值理念的人本性、价值导向的科学性、价值实践的发展性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7.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两个前提(出发点),即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历史前提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逻辑前提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前提是逻辑前提的前提和基础,逻辑前提是历史前提的提炼和升华.二是辩证的、具体的统一,决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提出并阐述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的辩证统一是唯物史观超越一切旧历史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88.
辩证法作为一种在矛盾中运思、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在对象性互动活动中的必然产物,它起源于主体的生存悖论,表征着历史主体的感性生存样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站在感性解放的理论高度并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思辩辩证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体系,这在当前主体性癫狂即理性泛滥的风险社会中,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曹立 《新东方》2002,11(6):47-5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 ,纵观全局 ,2 1世纪头二十年 ,对我国来说 ,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领会这一重要论断 ,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特征和时代使命 ,增强全党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9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时而正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