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537篇
中国政治   698篇
政治理论   183篇
综合类   2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王巧慧 《前沿》2011,(23):92-94
道是孔子生命创造精神的根基和原动力;其生命创造精神的内涵在于个体生命新质的积累和旧质的扬弃,而学习和反省是生命创造的主要途径;构造性的时间观和豁达的心态是生命创造的心理动力,这三个方面是孔子生命创造精神的核心。通过对孔子《论语》的创造精神进行解读,启发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反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2.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仁"与"礼"在其中如何定位?以现代社会的状况来看,孔子之道是否还有值得学习之处?这些都是近代以来关心中国文化的学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3.
张培基 《检察风云》2010,(14):76-77
关于瓷壶的起源,我国使用壶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能制作陶壶。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青瓷,由于清洗方便,结实耐用,制作成本又低于青铜器,瓷壶就逐渐取代了陶壶,这时的瓷壶多是仿陶壶或青铜器壶烧制的。秦汉时期的壶与今天的壶有很大的不同,而晋已有盘口瓷壶,这类壶的器型人们在今天也很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64.
褚宁 《法庭内外》2009,(8):37-37
"城市牛皮癣"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了。它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干净、整洁。外国友人来访,大都是通过城市的风貌来了解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因此,城市面貌有人管,有人抓。但看不见的"楼道牛皮癣",又有谁来管呢?  相似文献   
165.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自从被统治者利用并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以后,它的一整套传统道德教育体系便与它一并成为了统治者手中的政治工具,从此逐渐遮蔽了其固有的价值性,具有了鲜明的工具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经世致用化、政治伦理化和道器分离化。  相似文献   
166.
邹远志 《求索》2010,(1):118-120
葛洪虽提出道本儒末的口号,但却是尊道贵儒。他以道家道教修身而以儒家思想治国。其尊道责儒文化观符合他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塑造。这种文化观的形成是魏晋玄学深入发展与他对家族文化传统自觉认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7.
一.拓跋与北魏的建立 北魏道武帝拓跋琏(371年-409年),又名涉硅、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鲜卑族人,371年7月7日出生于参合陂北,也就是今天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滩北。北魏道武帝拓跋琏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寝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  相似文献   
168.
吴松 《思想战线》2012,38(2):37-40
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道家学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一直浸润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支柱特立并行、三足鼎立,既和而不同又和合通融,既存在合流,也存在贯通,无论是合流还是贯通,作为"从根源上思维的形而上学"的道家学说都在其中发挥着主流文化的建构作用。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是将向自然无止境地索取作为人的幸福源泉的理论,这种理论只会将人类导向灾难,使人类陷入深层危机。阐发和传承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人文原典的精髓,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9.
道德教育的本意即传承文化,使人之道——人之为人的生命准则——成为人的生命准绳,传承于人群繁衍。人之道是文化的核心,也是人的终极真理,最适合承载于宗教信条。众多文明都孕育于宗教,而中国文明是唯一的非宗教性文明。儒学先哲的智慧创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人成长于文明,人之道逐步融入意识,只需启发、巩固、强化,使之成为人的生命准绳。文化的危机与困惑导致道德的危机与困惑。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缺乏文化自觉,道德教育变相成为科学教育,只传授道德知识,缺乏实效。自觉中国文化传统,解放思想,超越现代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重新建构中国知识体系,确立传承中国文化的道德教育理念,才能根本解决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0.
自南宋理宗六年(1258)皇帝赵昀赐名“镇远州”以来,七个世纪斗转星移,移民与土著杂交文化、儒、释、道文化五彩斑澜,在镇远这个深谷太极图上如万花筒演绎变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