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90篇
世界政治   2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1560篇
中国共产党   3185篇
中国政治   3979篇
政治理论   1348篇
综合类   19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1070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1163篇
  2011年   1075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850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670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会导致思想观念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总的来说是符合历史进步潮流的.因此,我们的价值观念必须顺应这一潮流而进行调整,建立起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观念.如经济、社会、政治"三位一体"的国家安全观;科技、信息、网络相统一的知识价值观;"三个有利于"的发展观;"三个代表"的执政观;等等.  相似文献   
992.
以德治国中如何发挥宗教优良道德传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面向21世纪提出的治理国家战略思想.宗教优良道德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种道德因素,有不少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通之处.我们在对信教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充分发扬宗教优良道德传统,为"以德治国"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93.
道德评价标准是一个层次结构系统"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完善",这是评价历史上和现实世界一切社会大群体的实践活动的宏观标准,也是根本标准;"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规范,是否有利于国家、人民、服务对象、协作团体的利益",这是评价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团体的整体活动、行为的中观标准;"是否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是否有助于行为主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全面完善和价值的实现",这是评价每个个体的道德行为的微观标准.其中,宏观层次是标准系统的基础、根本,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是宏观层次的补充、完善和具体化.道德评价的具体过程是复杂的,因此,要将三个层次的标准要素结合起来,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科学方法,力求做到正确而又相对精确地进行道德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994.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碰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有宗教传统的国家,二战后普遍进行了宗教"世俗化"的改革.改革使宗教教育更好地发挥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不过,宗教本身的命运,却是取决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5.
在传统文化中,"天"有多重含义.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天"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均以"天"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起源和本源,"天"因而也成了宗法道德的合法性根据,而人自身则成为道德价值的符号,而不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6.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其目标建构有着哲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有着人类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具体地说,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建构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人类有关个人自由与尊严的思想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个性教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二是现代教育,特别是我国目前道德教育所肩负的使命;三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结构与特征  相似文献   
997.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念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 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了猛烈冲击,青年价值观因此而产生新的变化: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化、实用化; 价值取向从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这些变化既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新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适应性, 从而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  相似文献   
998.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理论不仅应具有市场经济基础,而且也应为主体意志的道德约束提供深层的社会心理基础。道德既是价值规范,又是实现价值的实践活动,还是人类利益意志的“人为法则”。市场经济一方面涵摄了人们道德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完善道德提供了条件。应从道德和市场经济的内涵和运作中寻求二者的生成关系,阐明正确理解的利益是道德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现实支撑点。那种强调在集体利益实现基础上充分发展合理的个人利益的、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道德,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重建的根本方向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99.
行政道德失范现状归纳为:第一,在道德认识上,“民本位”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增强。第二,在道德情感上,“公仆”意识蜕化,“官气”十足。第三,在道德关系上,“同志”关系淡化,“裙带”意识增强。第四,在道德行为上,“民主”作风淡化,“家长制”作风增强。针对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和行为,可采取以下治理对策:第一,健全行政道德的评价体系。第二,创设优良的行政道德氛围。第三,加强行政道德的制度化建设。第四,提高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00.
政治主体合法性对其权力的有效行使及整个政权体系的合法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主体合法性需要民众的认同,在民众的认同和支持要素方面,诸多学者致思于民众对权力行使绩效、权力行使法定程序的评判。然而,政治始终以人为本原,民众对政治主体道德的认同对其合法性更具根本性意义。在传统封建专制体制下,政治主体尤其是封建君主已经自觉意识到用道德光环粉饰自己的政治形象;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自主、平等价值观的彰显和更加开放的舆论环境,对政治主体合法性的道德诉求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