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63篇
各国政治   139篇
工人农民   95篇
世界政治   4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0篇
法律   2795篇
中国共产党   3454篇
中国政治   4943篇
政治理论   1521篇
综合类   238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1329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1448篇
  2011年   1326篇
  2010年   1057篇
  2009年   1077篇
  2008年   1165篇
  2007年   941篇
  2006年   1103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672篇
  2003年   737篇
  2002年   764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最近,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在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八荣八耻”的内容特点不是新,而是“基本”,八个对应句都是我国传统道德、德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贯内容。但从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强调这些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精神生活日渐丰富、价值观多元化、道德约束力呈弱化态的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及时意义。我觉得,“八荣八耻”的新意,一是表现在由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提出和全面表述公民思想道德领域的基本价值观,这体现了对思想道德建设一贯的高度重视和当前新形势下更大的关注,这样,既利于…  相似文献   
182.
荣誉和耻辱是道德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荣辱观是人们对光荣和耻辱的看法。人生以何为荣,以何为辱?对两者的不同理解,便构成了人们不同的荣辱观。不同的人生目的对荣与辱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看法有时是完全相反的。例如,封建统治者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做烈女节妇。《儒林外史》中的穷秀才面对女儿以死殉夫,不但不制止,反而认为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积极支持女儿的行动,当得知女儿的死讯时,还大笑着说:“死得好!死得好!”这种封建道德的荣辱观不知害了多少人。因此,不同的荣辱观,表现了不同的道德认识,并由此产生不同的道德行为。常言道“羞耻之心,人皆有知”,但是,这种“羞耻之心”或荣辱观念一但颠倒了的话,其行为必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83.
《商事争议中仲裁员道德准则》最初由美国仲裁协会的特别委员会与美国律师协会的特别委员会组成的联合委员会于1977年起草完成。2003年美国律师协会特别工作组和美国仲裁协会特别委员会重新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84.
陈杰人 《法人》2005,(1):124-125
提起法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 就是冷冰冰的制度,并由此联想到无情 的规则、冷漠的争斗、庄严的法庭、森 严的监狱……的确,作为现代社会的基 本管理秩序,法治以其相对稳定的规则 体系和照章行事的“僵硬”模式,为社 会中的全体主体提供了一套活动“轨 道”。在法治秩序下,每个人的心态,如  相似文献   
185.
物权法旨在明确物的归属,在流转中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那么物权立法必当审慎为之,尊重和适应现代物权制度发展的需求,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寻求各种法律途径,形成以物权为核心、稳固物权、维护物权的理想的维权屏障.笔者以为,适应现代物权制度需要的理想的、良性的法律保障和服务机制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86.
法律规则与道德规则最大的区别是具有实效的强制性。法律规则的每一个设计和运用,都应是实现和维护公正, 其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和明确。通过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以及道德规则与法律规则的特征,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追求善与实现公正的辩证关系,建立起法治的信念,从而守住我们中华民族美好的道德理想和不懈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187.
刑法目的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法立法目的就是国家制定刑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刑罚目的,二者是系统与其组成元素、“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的关系。要充分地加以彰显、强调刑法立法目的。若要切实贯彻罪责刑均衡原则,惩罚犯罪作为刑法目的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合理性。应然地,我国刑法目的可表述为“为了惩罚和预防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刑法的根本目的:“保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是上位概念。可分解为刑罚目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和人权保障目的两个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8.
社会对见危不救行为是否定的.对其价值判断的这种一致性,使得对其犯罪化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对见危不救行为动用刑罚加以调整,使人们自愿承担救人于危难间的义务,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我国刑法中应增加"见危不救罪",但要有严格的范围限制.  相似文献   
189.
《法人》2005,(11):14-20
今年是《招标投标法》颁布5周年。《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投资体制改革.对规范市场秩序,节约项目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招投标同时又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招投标既是遏制腐败的重要措施,但又容易引发集中腐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招投标的制度缺失和监管缺失,毫无疑问法律的健全和有效的施行是保证招投标良性发展的防火墙。鉴于此.10月22日,《法人》杂志社、北京律师协会招投标委员会在法制日报社联合举办招投标监管问题法律论坛,旨在通过本次论坛,促进招投标领域的健康发展。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北京市各律师所的律师参加。  相似文献   
190.
要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离不开建立健全土地整理的法律制度.土地整理法定化主要源于土地整理本身的发展结果与国家法治两大原因,而进行土地整理法定化,必须满足一定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理论条件.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法律制度,尚需正确认识其应有的法律价值,即公平、秩序、安全、自由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