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78篇
世界政治   2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2篇
法律   1496篇
中国共产党   2907篇
中国政治   3710篇
政治理论   1270篇
综合类   179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1091篇
  2011年   1004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618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张铭  胡勇 《实事求是》2001,(6):25-27,35
道德是以特定社会共同体中社会交往的合理性为对象的一套评价标准和尺度 ,它建立在主体自我选择的基础之上。道德范畴体现了个体与社会、客观性与主观性及流变性与继承性的统一 ,由此造成了考察一个社会中道德状况的复杂性。我们应从道德的本质、外延及功能等多种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一个社会的道德及水准。一、道德反映着一个社会中关于善恶评价的一般倾向性 ,但它的最终作用对象是个别人的行为 ;道德的本质表现为道德行为的自我选择性 ,即对于合乎道德尺度的行为的选择 ,不是出于外在的、不可控制的或不可理喻的力量 ,而是根源于主体自觉的、…  相似文献   
992.
楚丽霞 《求知》2001,(4):6-7
因特网的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它以迅猛的速度将世界各国、地区和行业连成一个整体。网络化的形成赋予了人的道德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新的内涵,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道德文明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3.
袁子靖  节凤云 《传承》2014,(3):148-149
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块重要基石,它承载了自然法的精神,体现了公平正义等人类共求的社会理想。对东西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比较,有助于为我国移植传统文化找到一种结合点,用中国文化自己的义理架构来分析诚实信用原则,从而实现西方传统到本土资源的理论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994.
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态道德水平整体状况良好;他们对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深入、生态道德意识正在觉醒但危机感缺乏、生态道德情感较强但容易产生波动、生态道德行为有所自律但主动性不够,基于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拓展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渠道、强化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激发生态道德实践的主动性、加强生态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在过去对法与道德关系的研究中,人们往往从国家强制属性的角度来看法律的力量,似乎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道德只是补充法律的不足,没有注意到道德对法的基础性作用。中国有句古语:“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法律或强制性力量的局限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综合的人文条件,其中,道德环境是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就不能实现,法治国家需要建立在坚实的道德基础之上。   道德对法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规范,人们对法律要求的反…  相似文献   
996.
准五服以制罪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灭亡而灭亡。准五服以制罪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服务的,但它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并不过时,它对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具有重大意义。能够维护家庭伦理道德,重视亲情,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阐述,重新审视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然而对该制度的适用不能照搬古代,应该有所损益,根据现代社会状况,准五服以制罪的适用范围应该局限于近亲属及共同生活的亲属。  相似文献   
997.
《创造》2001,(4):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他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998.
一、关于“公民”概念和公民教育 “公民”这一概念在西方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个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最早出现“公民”的概念可追溯到古代希腊,指具有自主性的阶层。在希腊各城邦中,以雅典最重视公民,公元前682年雅典建立共和政体以后,  相似文献   
999.
曾钊  李文晋 《法制博览》2013,(9):317-318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更多的是从个体方面阐述道德及修养的作用。道德修养有利于人性人格的完善,与社会生活、人生幸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文化精神,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党课》2009,(8):17-18
关于光荣感:所谓光荣感,也称荣誉感,《辞海》里是这样解释其意义的:“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人因意识到这种肯定和褒奖所产生的道德情感。”由此可见,光荣感或荣誉感是与社会道德密切相关的东西,属于道德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