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夏大伟 《人民检察》2017,(13):71-72
翻开历史的华丽篇章,不难发现,古今中外关于法律的哲学与文化思维演绎在圣人先贤的笔墨之下蔚为精彩,理性而浪漫,甚至是悲壮。中国古有先秦诸子百家“德刑之辩”,或游说列国,寻明君贤相,或放浪形骸,执时代牛耳。儒家崇周礼、尚德政、求礼治;道家尚无为,以道统法、道法自然;法家推行法治,官民知法、互不相欺。这些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思想流派开启了华夏文明第一个思想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法治的冲击和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认真思考的国际法问题。本文着重探讨这场战争对国际法基础的冲击以及违反联合国宪章规定非法使用武力问题 ,探讨在国际武装冲突中实施国际人道法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加强国际法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3.
2006年武装冲突法大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对“习惯国际人道法”进行系统研究 2006年,ICRC在北京等地举办圆桌会议,向各国政府和学术代表宣传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的意义,介绍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的成果,希望各国能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接受这些规则为“习惯国际法规则”。当然,就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本身看,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4.
先秦兵学蕴涵丰富的人道观念和人道规则。它植根于“仁为兵本”,引申为“兵依仁用”,并把“仁为兵本,兵依仁用”作为战争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先秦兵学的人道观念与人道规则与现代国际人道法,在限制武力使用、减轻战争灾难这一方面,是相通或者相同的;但先秦兵学的人道观念和人道规则,是战争艺术的内在要求,而国际人道法则是对战争的外在限制,在这一方面,两者又不一样。故此,西方的大军事学家,少有对战争中人道要求的正面论述,甚至直截了当地将其斥之为“伪善”;而中国大军事家的作战指导思想往往与国际人道法的要求暗合。“仁为兵本,兵依仁用”,既是先秦中国兵学的精华,也贯穿并主导着先秦以后中国兵学的发展。它作为中国军队之魂,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5.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自孟子,北宋程颍正是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从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中期,由王守仁(号阳明山人,即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6.
《老子》法律思想的本质就是"道",而其"道法"思想具体又通过"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表现出来。老子认为,道是"法"的来源:一方面"法"使"道"有了社会性,可以在社会中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道"也为现实中的"法"提供了合理性的根据。总之,道是法的本质,法是道的外在表现和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道正是通过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7.
日内瓦四公约均规定了国家在平时传播国际人道法的义务。平时传播国际人道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平时传播国际人道法时,受时代背景、传统文化和传播内容等因素影响,国家、军队及军事院校、法学院、红十字委员会等因受众的不同应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借助多元化的媒介进行国际人道法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是我国环境法本土化不可或缺的本土资源,又尤以儒道墨法四家的思想最具有启示性。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整体性,不仅是环境法学"主客一体化"理论之源,对环境立法及其价值追求也具有重要启示;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可视为自然法思想,如果将"道"和"法"理解为规律和法律,则它意味人类应按自然规律进行环境立法;墨家"兼爱交利"思想也颇具有生态智慧,前者意味环境法应以爱护自然为情感基础,后者则揭示了蕴藏在这种情感背后的动机;法家思想中也不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之处,而其"一断于法"思想以及严格执法态度,对改变当前我国环境执法的现状亦有启示。挖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从其中获得启示,将改变我国在环境立法上移植西法的现状,以中华生态智慧之光推动世界环境法发展。  相似文献   
109.
信息攻击是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方法,对它的界定是国际人道法面临的新问题。要论证信息攻击在国际人道法中的概念,有必要先对与其相关的概念如信息化战争、信息行动、信息战和计算机网络攻击等概念进行阐释,然后以作战方法为切入点,从国际人道法角度,按照主体、目的、后果和时间四方面对信息攻击进行考察,提炼信息攻击的构成要素,并通过与相关概念(信息化战争、信息行动、信息战、黑客行为、情报收集、计算机网络攻击)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信息攻击的构成要素。为此,可以把信息攻击界定为:信息攻击是武装冲突中,国家与武装团体为追求军事利益而发动的,产生暴力后果或与暴力后果有密切联系的计算机网络攻击。计算机网络攻击只有在构成信息攻击,成为作战方法时,才能运用国际人道法对它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0.
蔡李红 《求索》2011,(4):51-53
区分原则是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鉴于目前对信息攻击缺乏具体规定,可以并且应该根据区分原则对其进行规范,本文正是在做这样的尝试。面对计算机成为武器不易区分、攻击者特殊难于区分、攻击时间短暂不利于区分的困难,本文给出了解决办法,即确立信息攻击的战斗员标准、如何处置无法识别身份的计算机攻击、设立防止危害平民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