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文章分析了遗失物与遗忘物之间的刑民交错关系,指出拒不交出他人遗忘物的应当以侵占罪论处;拾得他人遗失物拒不返还的应是不当得利行为。侵占罪属于一种恶意的不当得利,要求占有人返还原物,而不当得利则不受此限。应从法理和司法实践上正确认定此类案件。  相似文献   
62.
财产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多发、也是存在较多疑难问题的犯罪类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侵犯财产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给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认定行为性质、恰当定罪量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盗窃行为司法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度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烈讨论。就盗窃罪若干疑难问题的认定以及与其他财产犯罪的区别.本专题辑取司法实务界及理论界若干篇文章.以期能抛砖引玉.不断深化对盗窃行为认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3.
64.
“占有意识”对于认定权利人对遗忘物的占有关系、区分侵占遗忘物与盗窃罪有着重要意义。财物被遗落的空间不同,对于财物的权利人的“占有意识”之有无以及强弱程度的要求相异。本文引入了“第二重控制”理论,分别探讨了私人领域和封闭场所、有特定管理人的开放空间、存在监控设备的公共空间、无管理者的开放空间四种情况下“占有意识”对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之认定的差别作用。  相似文献   
65.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270条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定为侵占罪。可见我国刑法规定的侵占罪之犯罪对象包括代人保管之物、遗忘物和埋藏物。但我国现行刑法对遗忘物的定义和范围没有明确地加以规定,也无相关的司法解释,刑法学界对遗忘物的范围是否包括遗失物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66.
小艳在前面走,破旧的花格子衬衣裹在身上,肚皮露在外面.妹妹小芹跟在后面,两只沾满烂泥的布鞋露出两个大脚趾头。10多年过去了.张淑琴仍然清楚地记得在陕西省略阳县的大山深处.初见这对姐妹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67.
飘山 《今日民族》2001,(6):49-50
在云南,旅游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因而有许多其实非常有特点而且品位很高的景点景区,往往被忽略、被遗忘,或是没有被发现,师宗县境内的菌子山便是其中之一。 4月6日晚八点,电话铃响了,一接是云南画院画家郭游打来的。才接通他便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用略带干涩的嗓音,大声说:“我现在在师宗大同的牛菜馆里,今天我们到离这里十几公里的菌子山去了一趟,太美了。自从1992年西藏归来,还没有什么地方像今天这样让我激动过。真的,你一定要来!”随后他给我简单描述了一番菌子山。 第二天中午他们从师宗回昆,随即把照片送去以急件方式很…  相似文献   
68.
刑事司法视野下的被遗忘权与私法领域的被遗忘权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隐私或信息权利的保护并非刑事司法领域被遗忘权构建的理论基础。刑事制裁的边界与隐恕的伦理要求催生了刑事司法程序中被追诉人对被遗忘权的渴望。刑事领域被遗忘权的构造应当是阶层化的,犯罪记录不被法庭使用、犯罪记录封存或者消灭、删除与犯罪相关的信息是刑事被遗忘权在不同层面的展开。基于国内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我国刑事领域被遗忘权应当从过失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轻罪案件领域展开,以回应被遗忘权在刑罚与伦理层面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69.
一般人提起孙中山的伴侣,往往只提早年的元配夫人卢慕贞和晚年的宋庆龄,而不知道这中间还有一位重要的女性——陈粹芬。陪伴孙中山2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至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的1912年,整整20年的时间,是一位名叫陈粹芬的女子,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  相似文献   
70.
母亲节那天,我为了启发孩子,问了他一个极为呆板的问题:“孩子啊,你知道咱们每天吃的这些可口的饭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