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纳税人的税收诚信和遵从意识是我国税收体系发挥收入调节功能、促进社会公平的土壤。本文基于2018年我国对逃税处罚的媒体公开报道事件,应用A-S模型的威慑理论框架,设计强度差分模型,分析纳税人的税收执法环境感知度对其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的税收遵从显著受到其对税收执法环境感知的驱动影响,各城市公众对税收违法处罚的关注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城市的单位劳动个人所得税将提高约4个百分点,这一结论外生稳健。异质性结果表明,纳税人会因执法环境的感知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而有不同的遵从弹性,原稽查力度更弱、收入水平更高的地区更容易受到媒体报道的威慑冲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建立社会普遍的税收诚信、提高税收制度效能、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2.
"如何有效征税"问题普遍困扰发展中国家。现有文献多从"稽查"或"道德"角度解释纳税遵从,并相应规划税收政策,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税收道德不高、稽查能力不足,现有理论对其帮助有限。与之不同的是,论文从纳税心理入手,通过实验方法,考察税率对人们纳税遵从以及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其他情况不变时,法定税率越高,纳税人逃税越多,但纳税额却越高。根据作者分析,其中关键在纳税申报时是以法定税负作为决策的参考点,逃税为纳税人带来心理收益,但后者会随收益增多而"边际满足"递减,最终表现为"税率越高,交税越多"的趋势。基于上述,论文侧重纳税决策的心理历程,为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汲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3.
彭岳 《北方法学》2015,9(2):71-83
美国商务部对华产品适用反补贴法历经三个阶段,其间政策虽屡有变更,但基本的法律分析方法并没发生改变。对于商务部的抽象理论分析方法和法律推定,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并不赞同,甚至持反对意见。而这也导致相关案件一波三折,迟迟难有定论。在"Chevron遵从"法则下,法院对于商务部的行政方法难以实施有效审查。中国仍需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持续对美国政府施加国际压力,限制商务部滥用抽象理论和法律推定。  相似文献   
34.
安文霞 《前沿》2014,(7):81-84
恢复性行刑本质上是在吸纳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对传统行刑要素的重新组合。恢复性行刑模式是指把各种恢复性行刑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行刑理论。恢复性行刑普遍遵从模式与局部遵从模式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与相互推动的关系。恢复性行刑模式具有解释与说明、规范与预测及指导、借鉴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5.
刘盼  彭薇  方晶 《中国行政管理》2023,(10):109-120
本研究以环保政策倡导使用可循环餐具为切入点,通过三项基于在线问卷调查的行为实验考察了社会规范对环保领域公众政策遵从的助推效应,即社会规范是否以及如何提升可循环餐具使用意愿。实验一发现,描述性规范显著增强可循环餐具使用意愿,命令性规范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实验二结果显示,自然共情显著调节命令性规范对可循环餐具使用意愿的助推效应;实验三进一步发现,相较于动态描述性规范信息,静态描述性规范更能助推公众对可循环餐具的使用意愿。本研究通过考察社会规范对可循环餐具使用行为意愿的助推效应,揭示了社会规范助推公众政策遵从的过程和机制,基于助推的微观视角提供了公众政策遵从的解释框架,为优化政策干预效果提供实证支持与实践启发。  相似文献   
36.
公众对政府治理措施的自愿遵从程度显著影响公共治理效果。以往研究对于公共治理中公众自愿遵从行为的关注相对有限,且对影响公众自愿遵从行为因素的考察往往注重单一要素而缺乏统合视角。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个整体性交互式行为模型,以期理解公共治理中公众自愿遵从行为的发生机制。模型聚焦公众与政府和情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强调公众情感和认知两个心理成分对于其行为的先行作用,提出公众对政府和情境的情感认同和认知判断同时影响其对政府措施的自愿遵从。通过一项调查和五项实验,以危机情境为例,证实了该行为模型的有效性,揭示了公众的自愿遵从行为受到对政府和情境的情感和认知判断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杨思达 《世纪桥》2008,(7):65-66
解决行政执法乏力应以“非遵从行为”来代替违规行为。对越执行为进行社会控制要做到以下两点:强化部门获取信息的权力和途径,提高部门信息反馈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8.
解决行政执法乏力应以"非遵从行为"来代替违规行为.对越执行为进行社会控制要做到以下两点:强化部门获取信息的权力和途径,提高部门信息反馈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一、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税收理念税务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着重树立以下五个税收理念:一是树立税收经济观。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收工作要始终围绕和服务经济建设大局,通过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树立税收法治观。要不断加强税收法治建设,依靠税收法律制度规范征纳双方的行为,坚持依法征税,倡导诚信纳税,提高公民的税法遵从度,营造和谐的税收法治氛围;三是树立税收诚信观。要在全社会打造诚信税收.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征  相似文献   
40.
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任恒 《求实》2003,(2):43-46
个体的法律、道德的心理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无视法律和道德的利己层次 ;(2 )法律和道德的他律层次 ;(3)法律和道德的自律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应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强制性手段和非强制性手段的管理会对人产生不同的行为和心理效应 :依从、认同和内化 ,因此要将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