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江培柱 《党政论坛》2008,(20):62-64
“添了麻烦”掀起波澜田中首相一行抵京的当日下午,中日双方就邦交正常化的谈判立即正式展开。谈判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中日两国总理与首相的小范围限制性会谈;二是两国外长的会谈;三是双方主管官员级别的工作会谈。两位总理和首相主要就重大的原则问题进行陈述并交换意见,外长根据首脑会谈的精神和指示,商讨起草联合声明,由主管负责官员具体落实文字。  相似文献   
112.
2002年,日本外务省依据<情报公开法>,公开了3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有关档案,其中包括周总理与田中首相的4次政府首脑会谈记录,姬鹏飞外长和大平外相的3次外长级会谈记录,以及以"竹入笔记"而闻名于史的周总理与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的3次会谈记录.这些外交谈判档案的解密和公开为我们研究30多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了新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当时的谈判有哪些焦点问题,经过谈判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能完满解决?在此拟依据日方公开的文书档案和会谈记录,回顾30多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过程,并解读和分析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3.
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法专家西村幸次郎教授于1987年11月4日在北京大学发表了热情友好的长篇讲演,系统回顾了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现将此讲演稿发表,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114.
浅析90年代以来的日本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制的瓦解,围绕朝鲜半岛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为了加强对朝鲜半岛的干预能力,尽快实现政治大国这一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开始积极调整过去对朝推行的敌对政策,并与朝鲜进行了多次邦交正常化谈判。但是日本对朝政策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5.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已在今年九月卸任,这标志着小泉时代的结束。朝野在总结小泉五年执政状况时认为,他对内采取强硬政策,为推行自己的主张和政策,排斥异己,打压反对力量,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便是小泉为了通过邮政法案而强行解散议会。在政治上,小泉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右翼势力日益膨胀,是战后61年来最为严重的时刻,在经济上,民众不满政府缺乏能力,经济复苏缓慢,在外交上,批判小泉顽固坚持重视美国、轻视亚洲的政策,反对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破坏日中、日韩关系之声也颇为高扬。笔者认为,由于小泉在外交上采取强硬手段,五年多来中日政治关系处于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16.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关系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日两国人民为之奋斗了整整20年的邦交正常化终于实现了,这是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毛泽东、周恩来、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都为此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7.
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正式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哥斯达黎加拉宣布与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118.
二战后,依据圣弗朗西斯科条约和日美安保条约,日本政府追随美国的"对中封锁"政策,没有和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反而在1952年4月,和流亡到台湾的蒋介石政权缔结了日台条约。日本政府顾虑到日台条约,一直避免与中国的官方接触。因此,非官方接触者代替日本政府,与中国进行了接触并促进了中日两国政府间的官方交涉,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且,非官方接触者中的自民党非主流派和公明党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交涉进程中,起到了决定的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9.
战国时期,山东诸国先后五次大规模合纵攻秦,除第一次未能取胜外,其余四次都获得了大小不一的战果.矛盾重重的山东诸国之所以能够组成攻秦的统一战线的原因,首先是各国在攻秦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其次是各国灵活的邦交政策能为合纵大局进行适当妥协、退让,再次是组织者强大的号召力和对多方关系的妥善协调.虽然五次合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秦国的发展,但最后山东诸国皆"亡于秦".山东诸国缺乏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在具体策略的选择上只顾眼前利益,缺乏有效的削弱秦国的方案.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各国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山东诸国为壮大自身,不断兼并土地和掠夺人口,加上连年征战,相互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在共同利益和具体利益之间无法进行正确选择.山东诸国的教训值得后世深刻反思和警醒.  相似文献   
120.
中日邦交正常化40 年来,两国关系虽不时经历风雨波折,但总体上还是不断向前发 展,遍及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日两千年交往的历史长河中,这40 年是 发展最快、成就最显著的40 年。但是,随着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日关系也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转 型过渡,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政治互信不足,作为双方政治互信缺失在社会层面上的一种反 映,两国国民友好感情不断下滑,这些问题值得双方高度重视。中日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是两国 人民的共同愿望;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两国各自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中日关系保 持健康稳定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我们要学习、传承老一辈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登 高望远,求同存异,要努力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稳定;要加强互利 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弘扬友好传统,扩大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两国 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好感情;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合作,拓展两国关系 的发展空间。可以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