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3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5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10497篇
中国共产党   835篇
中国政治   4177篇
政治理论   468篇
综合类   6018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438篇
  2013年   1366篇
  2012年   1405篇
  2011年   1656篇
  2010年   1612篇
  2009年   1733篇
  2008年   1714篇
  2007年   1390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128篇
  2004年   1059篇
  2003年   1207篇
  2002年   1098篇
  2001年   1002篇
  2000年   918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0 毫秒
931.
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不仅是世界上合法商业活动和贸易活动最繁忙的陆地边境,也是西半球毒品、非法移民、枪支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最猖獗的通道.如果说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是当今时代国际政治中的一大突出现象,那么,美墨边境安全问题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案例,它不仅涉及传统安全范畴内的领土、领海、领空等边境安全问题,还涉及跨国有组织犯罪、非法移民、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美墨边境安全长期以来是美墨两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对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构成了严峻挑战,并严重影响了双边关系,因此采取有效合作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两国都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932.
随着国际毒品犯罪活动的持续蔓延,毒品犯罪问题在南亚、东南亚以及拉美地区较为猖獗.湄公河流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犯罪高发地区,该地区毒情形势也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在传统毒品犯罪尚未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合成毒品犯罪又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应对措施:1.建立协作机制,深化个案合作;2.突出研判效能,形成更大合力;3.凝聚共识,共享...  相似文献   
933.
少年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的特殊性、犯罪手段高科技性、犯罪行为诱因的多发性以及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在当下的法律框架内,完善少年网络犯罪专门司法的机关及人员建设,将一些少年网络犯罪行为的司法处理确立为司法判例,是防治少年网络犯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4.
新型毒品犯罪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犯罪目前十分突出,表现出群体化、公开化等特点,并可能有一段继续膨胀期。我国应加快调整刑法,规定新型毒品的起刑数量标准,强化对新刑毒品的专案侦查,完善社会管理,以遏制新型毒品犯罪的蔓延发展。  相似文献   
935.
我国未成年人参与涉黑涉恶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未成年人参与涉黑恶组织的占近20%,涉黑涉恶犯罪人的低龄化趋势令人担忧。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犯罪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忽视青少年健康发展欠下的一笔债。大量留守儿童失教,从学校江湖社会野蛮生长演化为校园越轨团伙,走上社会更进一步恶质化,变为犯罪团伙,其中有一部分更分化成黑恶势力犯罪。校园江湖的出现肇因于社会治理的结构缺失,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涉黑涉恶预警机制,落实边打边治边建,对涉黑恶犯罪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落实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管理、专门学校矫治、开展社会化帮教等措施,做好教育挽救和犯罪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36.
行为刑法是古典学派构建的以“行为”为本位的犯罪论体系,行为人刑法是实证学派构建的以“人身危险性”为中心的犯罪论体系。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两者之间从对立与论争逐渐走向了折衷与调和。我国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在立法上扩大了犯罪圈,实践中的情绪性执法、机械性司法更是加剧了犯罪圈的扩大,使得刑法过度地介入了社会生活。应在坚持以行为刑法为主轴的基础上,吸收行为人刑法的合理内核,在处理案件时要重视对人格因素的考量,构建“行为—行为人”二元的犯罪论体系。  相似文献   
937.
走私犯罪系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之一,走私犯罪所得的合理界定不仅涉及走私违法所得没收的范围,而且关系着洗钱罪的定罪与量刑。结合走私犯罪的法定犯性质、经营型犯罪特性以及违法所得认定的一般理念,应以走私犯罪获取的非法利润数额认定其违法所得数额。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洗钱罪"明知"的表述,但这并不改变洗钱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仍然应当具有"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及性质的主观故意,且应当将"明知"作为该罪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在限制入罪方面发挥作用。在自洗钱入罪的背景下,应以走私犯罪所得产生的时间节点界分走私罪与洗钱罪,购销走私货物不构成洗钱罪,对走私行为人自洗钱的行为应当以走私罪与洗钱罪并罚。  相似文献   
9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是我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标志。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地球家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分析环境犯罪的概念状况和新特点,提出预防环境犯罪的对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9.
计算机犯罪取证主要围绕证据的获取和证据的分析。主要过程包括保护和勘查现场、获取物理数据、分析数据、追踪源头、提交结果等。计算机反取证就是删除或者隐藏入侵证据,使取证工作无效。反取证技术主要有数据擦除、数据隐藏等,数据擦除是最有效的反取证方法。从取证与反取证两方面分析计算机犯罪的特征,研究反取证技术的根源,可有效地保护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940.
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及其相应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的进程应该与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同步。但是,在城市发展或现代化的进程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城市系统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城市犯罪问题,有抑制,也有加剧,且多种多样。相应地,其防控模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快速反应的模式、西方国家的犯罪情境防控模式、新加坡的儒家营建家庭的犯罪防控模式、英国犯罪防控的警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