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2012年8月,受组织委派,作为衡阳地区唯一的女医师—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雷艳萍,随湖南省医疗专家组成的援疆医疗队,毅然来到了鄯善县。在短短的一年多里,她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精湛的医术,奋斗在救死扶伤第一线。全院内外科室、重症病房等,留下她美丽的足迹和身影。她无私奉献和敬业为民的精神得到新疆各族群众的爱戴,湖南医疗专家雷艳萍"亚克西"(维吾尔语:好)。挑重任显精湛医术刚开始雷艳萍被安排在县妇幼保健院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转入了县人民医院担当起呼吸内科  相似文献   
32.
陈冰 《新民周刊》2020,(17):28-31
AI+大数据扮演疫情的吹哨人的角色,还需假以时日。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疫情时,AI+大数据能够让我们从容应对,不再恐慌。新冠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将全世界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中,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人工智能AI就是其中的利器之一。AI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涵盖了辅助诊断、影像分析、药物研发、体温检测、医疗机器人等多个AI+医疗领域。  相似文献   
33.
作为河北唐山市协和医院重症监护科的一位护士,牛丽艳在武汉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前去一线支援。回想下定决心的那天,她拿着手机,看着与领导的微信聊天界面,脑子里蓦然闪过的是家人的面孔与当下严峻的疫情形势,她心里不是不害怕、不是不紧张,但犹豫只是一瞬,最终发过去的消息简单又清晰——“领导,如果有需要”的话,我随时可以走。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重症闭合性胸外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胸痛程度,通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评价炎症程度,采用血气分析评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3、7、12天末,治疗组患者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外周血WBC计数、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提高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肺泡的通透性,改善肺组织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5.
疫情无情人有情。从新冠肺炎疫情乙暴发至今,共有30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千里驰援武汉,发生的感人故事讲也讲不完。医患情、战友情、医民情……世间最美好的情感都在这一段时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医患情:“'临时家属'医治了我们的身心”“在人生处于最低谷、最绝望的时候,我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房,有幸得到了湘雅医院救援队最好的医生、护士的救治。你们逆疫而行的无畏精神,为我们在死神面前筑起了一道白色长城,谢谢亲人!”  相似文献   
36.
黄祺 《新民周刊》2022,(24):31-35
重症救治是抗疫之战中“短兵相接”的战场,也是生命最后的希望。上海本轮疫情中重症患者显现出明显的人群特点:高龄老人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多、患癌症等重病的患者多。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的ICU病房,62天里日夜灯火通明。  相似文献   
37.
我们要认识到疫情是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的,我们也要充分地保护我们医护人员,有精力和体力去面对这样的挑战。2月4日下午,《新民周刊》连线了正在一线的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了解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具体情况,也澄清了现在社会上的对于医疗队安全保障的关切。  相似文献   
38.
一周声音     
辛苦是应该的,即便最终归于平凡。由于ICU内的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这次疫情发生后,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明和他的团队每天超负荷工作,每天仅能休息2至3个小时,经常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吃饭,每次脱下防护服,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胡明在接受央视网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39.
钟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作为上海赴湖北支援抗疫的最早逆行者之一,4月6日钟鸣完成支援武汉的任务,踏上归程。他说,“金银潭工作75天,瘦了10斤。”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冠肺炎病亡率4.02%,全球除中国以外平均为5.37%。降低病亡率,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40.
"核酸检测回报阳性,确诊!"消息传来,神农架林区人大代表段晋宁立即带领团队安排病人入住隔离病区,严格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确定病人为新冠肺炎普通型,给予抗病毒、退热等治疗……他们在救治时高度紧张,却有条不紊。这是1月27日神农架唯一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一名疑似病例最终确诊时的场景。在"有条不紊"的背后,是段晋宁在1月26日收治时便确认病人高度疑似,带领医院第一梯队医护人员立即进驻隔离病区,妥善做好各方面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