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1511篇
中国共产党   198篇
中国政治   616篇
政治理论   117篇
综合类   6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量刑规范化的规范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规范化以实现刑罚的公正为价值追求,通过量刑规则的具体化,来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司法过程中法官无滥用权力的可能,进而使相同情况得到相同处理。然而,目前量刑规范化的规范方式自身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其价值追求的实现程度。因而,研究量刑规范化的规范方式的选择意义重大。量刑规范化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在实体法的领域尝试,也可以在程序法领域设计方案,并将两者联结,以保证量刑规范化的价值追求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2.
刘军 《当代法学》2011,(3):75-82
量刑基准经由量刑原则得以解释和展开,并为架设从法定刑通往宣告刑之桥梁提供了设计蓝图与建筑材料,量刑方法则是桥梁的具体施工,在经过报应与预防两座索塔的搭建,将各种量刑因素依照作用大小固定到索塔之后,最终到达宣告刑之彼岸.  相似文献   
103.
林喜芬 《法律科学》2011,(1):121-129
在我国当前司法环境下,量刑建议制度的提倡与践行不仅可以从程序维度规范审判机关的量刑裁判权,同时也能促进公诉权的精密化,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但该制度的试点与发展也面临着体制与机制上的双重拷问,即司法体制上容易滋生检法冲突,工作机制上也与现行检察机制改革有诸多不协调之处。为减缓痹症、深化改革,未来中国量刑建议制度的完善,应完成以下逻辑转换:制约重点,从自由心证到量刑裁断;适用范围,从简单案件到争议案件;启动主体,从领导决议到主诉决定;建议方式,从概括确定到相对确定;程序参与,从检法合意到量刑辩论。  相似文献   
104.
刑事审判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阶段.而量刑正义是刑事正义的最终体现,只有体现于量刑公正、合理的刑事正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刑事正义.[1]近年来,刑法学界有关量刑的著述大多以刑法原则为指导,[2]刑法条文为圭臬,鲜有紧密联系司法审判实践之作.为解决这一张力,笔者引入布莱克的案件社会学理论,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被告人的年龄、...  相似文献   
105.
构建在押人员羁押表现量刑化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扬 《法制与社会》2011,(7):139-140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在押人员羁押表现奖惩机制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押人员羁押期间的表现好坏与最后的量刑没有直接挂钩,导致法院在审判时对于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的认定很难准备把握,也使看守所在在押人员管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构建在押人员羁押表现量刑化制度意义深远,能更好体现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符合刑事一体化、刑罚个别化的要求。国内已经有几个地方基层司法部门率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参照各地的做法与经验,谈谈笔者对在押人员羁押表现量刑化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6.
公正审判包括定罪公正和量刑公正,即准确界定被告人的罪名并施加与其罪行相适应的刑罚。按照程序正义原则,利害关系人的有效参与是树立程序权威的应有之义。因此,量刑公正的实现必须确保检察官和被告人的参与.且控辩双方的对抗辩论能对法官量刑裁判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7.
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中国量刑程序的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10年10月1日<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一种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中国正式确立.按照这一量刑程序,检察机关可以提出量刑建议,当事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有义务收集量刑证据,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改革者在简易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以及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中分别确立了各不相同的量刑审理程序.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的确立,对于量刑裁判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和适度对抗化固然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但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8.
单纯提出量刑建议并不等同于量刑监督,检察机关需要关注诉讼过程中一切可能影响公正量刑的因素和环节。量刑监督不是审判之上的监督,需要的是检察机关的深度参与。检察机关在全面收集量刑证据和保障被害方参与量刑过程上负有义务;同时,应当将对法院认定的辩护方量刑证据的真实性和量刑裁判的说理作为量刑监督的重点,只有将二者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调查能力、加强知情权的建设,才能实现促进量刑公正、约束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监督目的。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分析,指出在刑事案件中对定罪量刑有显著影响而又未经质证的证据采纳后是否应该抗诉进行了分析。如果是对定罪量刑有显著影响的证据,且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免证事实,应当通过公诉机关质证,未经质证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民事赔偿作为司法实践中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对于死刑的限制适用具有重要意义。《刑法》第61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10月至2010年2月发布的若干司法解释是民事赔偿影响被告人刑事责任的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