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30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学习月刊》2010,(15):F0003-F000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亲切关怀下创办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第。一所生物工程类普通本科高校,也是湖北省目前唯一一所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相似文献   
32.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不止一次地指出:搞好人体科学和气功科学的研究,一定会导致一场新的科学革命,这场新的科学革命必然引起一场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要有哲学的指导”。他强调指出:“人体科学和气功科学的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33.
方正 《法制博览》2010,(17):4-4
一些介绍钱学森生平事迹的文章,沿用了“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换回钱学森”的说法。不错,钱学森回国确实与中国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有关,但说“以此为条件”,则不够准确了。  相似文献   
34.
《学习导报》2010,(17):1-1
近年来,随着钱学森、季羡林、吴冠中、钱伟长等科学、文化大师驾鹤西去,一种“大师焦虑症”弥漫中国。人们追问,为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复兴的时代里,能够与前辈比肩而立的新一代大师却千呼万唤出不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35.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逝世。这位98岁的老人,经历了留美、回国、筹建中国航天事业等多个历史时期,在拼搏奋斗中推动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大转变。钱老的离世令天地动容,人民哀痛。11月1日这天北京迎来了2009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寒冷的空气弥漫着凝重与伤感。人们冒着风雪来到钱学森的住所,悼念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36.
唐宋 《党政论坛》2010,(6):53-53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和"让"。 钱学森的"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  相似文献   
37.
刘道玉 《学习月刊》2010,(21):25-26
有思想和想进行改革试验的人,却没有进行试验的条件;而有试验舞台的人。又没有进行改革试验的欲望和积极性,这就是“钱学森之问”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钱学森,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航天事业起步和发展的引路人。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留学美国,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讲师、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39.
<正>近来,被媒体热炒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尚无统一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清楚的;社会上盛行的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应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一个幽灵,"应试教育"的幽灵,依然在我国教育版图上徘徊;"应试教育"魔咒笼罩在许多儿童青少年、教师和学生家长心头已经多年。这个魅影至今挥之不去。每个有教育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在思考如何破除"应试教育"魔咒对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禁锢。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曾经发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文明到了明朝中期就陨落了?为什么如此灿烂的古代科技文明没有成就一个强盛的近代中国?"这就是萦绕中国人心头许久的"李约瑟之谜"。当"李约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