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30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吕春 《党史纵横》2006,(5):22-23
钱学森回国受阻震惊新中国钱学森于1935年赴美国留学,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他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与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  相似文献   
52.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1935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侯仁之:一滴浪花跃入大海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北平沦陷,北大、清华等高校纷纷南迁,有一所高校原地未动,这就是燕京大学。燕大坚守北平,曾引起爱国师生的指责,但由于它是教会学校,有美国做背景,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做校长,在门口悬挂美国国旗,阻止日军入内——无形中,倒成了北平城自由的“孤岛”,华北地下抗日运动的一个堡垒。  相似文献   
54.
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上空的一次飞机失事不但让周恩来流下了眼泪,更让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受到重创。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郭永怀在这场事故中壮烈牺牲了。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23名科技工作者颁发了每枚  相似文献   
55.
《廉政瞭望》2021,(7):46-46
今年是钱学森院士诞辰110周年。16年前,他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也成为困扰中国教育界的头号命题。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李天铎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李天铎直指,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高校"官本位"现象在社会上饱受诟病,高校中有关教学、研究管理、薪酬福利等大小事务,大多由学校行政官员决定,教授无法支配,有学者称其为"高校衙门化",这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障碍。  相似文献   
56.
“钱学森之问”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雁飞  王庆玲 《学理论》2010,(24):254-255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中国教育问题的要害。高等学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重任,面对“钱学森之问”必须深刻反思,进一步增强深化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5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已过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留给我们的"钱学森之问"。要解答这一问题,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弄清楚何谓"杰出人才",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或标准?即需要对其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58.
蔡建军 《共产党人》2013,(23):51-51
钱老是谁?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钱学森也。在人们心目中,他可是一个神话。但他善说“错话”,更令人敬佩。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9.
考察钱学森的法治观,分析法治系统工程论的提出背景和主要内容,并探讨法治系统工程论的美与不足,对于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去实现对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兴利除弊,努力发挥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正>"大火无心云外流,望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冲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这是郭沫若在"十二年科学规划"会议上赠给钱学森的一首诗,道出了钱学森"冲破藩篱,回归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