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菊 《党的建设》2008,(7):51-51
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一直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优美的莫高窟壁画故事曾以不同的表演形式被搬上国内舞台。上世纪70年代末,省敦煌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登上舞台,使敦煌舞首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72.
《求实》2009,(3)
南丰建县于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至今已有1751年历史,是闻名遐迩的蜜桔之乡、傩舞之乡,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故里。全县行政区划1920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个垦殖场,人口30万,是一方美丽、丰饶的土地。  相似文献   
73.
我国民族民间习俗,常常有扮哑巴角色的活动。比如宋代中原市井傩戏中就有“粉墨其面”的哑巴出现;白族“田家乐”演出中,哑子、哑妹(又称来兴、来妹)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盖瓦洒的彝族村寨中,240多年来也一直流传着一种古老神奇的舞蹈——“哑巴舞”,又称“跳哑巴”、“哑巴会”。这舞每年只跳一次,时间为农历二月初八,原来舞者是全部裸体的,近年来才开始着裤。舞者身上涂有油彩图案,戴着面具,舞时大家都不能出声,更不能张灯照明,故名为“哑巴舞”。相传多年前,离盖瓦洒不远的一个村子叫阿须落,村中庙内供…  相似文献   
74.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经历过相互借鉴与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些民族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它们之间有着这样的联系,因此他们的神灵信仰、思考方式、生活习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一大群人围着篝火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就是舞蹈的的一种共性特征。圈舞形式包含很强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而且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圈舞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开始实现流变。  相似文献   
75.
76.
77.
舞彩澜沧     
雨周 《今日民族》2013,(3):38-39
舞蹈是另一种语言,它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不同的舞蹈具有祭祀、娱乐、表演等不同的功能,在澜沧这片热土上,就流传着这样一些多姿多彩的舞蹈。摆舞摆舞是拉祜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舞蹈形式,是拉祜族两大传统舞蹈之一,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只要高兴,人们便相聚而舞,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78.
江上舟 《乡音》2013,(10):41-41
两年一届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自1987年创办,迄今已走过25年历13届。第14届杂技艺术节将于今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如期在石家庄举办。吴桥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杂技之乡",蜚声海内外,吴桥自清代以来出了众多的杂技名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有一位杂技名家并不广为人知。他叫张金奎,曾参与组建延安杂技团,并担任教练,也是当年延安地区唯一的一位专业杂技演员,他表演的绝活儿曾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赞扬。  相似文献   
79.
《黄埔》2020,(3):18-19
11月20日下午,我们在当地关爱老兵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李若虞老人家。李若虞,1920年生,湖南湘乡人。自少年开始习武,喜好舞枪弄棒,也爱读书,十几岁时就长得人高马大,有一股子“蛮劲”,但从不恃强凌弱,而是专爱抱打不平,当时人称“搜山虎”,至今老辈人还记得他的威名。  相似文献   
80.
唐益萍 《当代贵州》2013,(14):45-45
长衫龙芦笙舞向世界各国展示了苗族芦笙舞蹈艺术及服饰文化,被学者誉为"东方探戈"。"跳起长衫龙,纪念黑蛮龙。保佑人兴旺,六畜五谷丰"。据说,早在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建立宾化县(今贵定县)时,用"长衫龙"为庆典舞;到北宋时期,贵州苗族首领黑蛮龙绝食身亡,贵定区域的苗族跳起长衫龙,纪念黑蛮龙;《元史》记载:"(元朝)至元中,大平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