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诗缘相投的闻一多和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曾一起切磋诗艺,共同倡导新诗格律理论,并创作了大量的新格律诗,进而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新格律诗派,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新时代。但是,他们的新诗格律理论与创作却又显示出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诗学价值,从不同的方面为新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斗士三位一体,学者时期最长,其中,又以"楚辞"研究为闻一多耗时最多,用力最勤,成果最突出,最能彰显其学术个性的领域。"楚辞"是闻一多唯一带有生命体验去研究与创作的,《九歌新编》脱稿不久,闻一多遇难。闻一多研究"楚辞",从1932年春天到1942年12月恰"十年左右的光阴"。但,闻一多起步较晚,到三十四岁时才投身"楚辞"研究。闻一多是抗战时期楚辞研究的领军人物。闻一多的"楚辞"研究有些特别,根源于闻屈相通,闻一多深味屈子之心。 相似文献
14.
济慈对美之理念的追求,深深影响着闻一多。他追求诗之美的灵魂,亦追求诗之美的形体。而对诗之三美理论的提出,表明其对美的追求达到极端,这是对济慈诗学理论的超越。受济慈诗之优美音调,瑰丽色彩的艺术纯美影响,闻一多的诗作也体现济慈美真合一的艺术思想。但他的诗受影响于济慈,同时也超越济慈,这主要表现为诗的三美格律运用。无论济慈还是闻一多,他们都曾把诗当作自己的终生追求。虽然济慈在英国浪漫诗史上是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而闻一多在诗论诗作里,古今中外的特色都熔铸其中。若从融汇古今中外这个角度看,闻一多显然更超越济慈。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20日洋世瞩目的澳fi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举行,失散海外400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海内外所有的中国人一边聆听澳门小朋友动情地演唱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一边为澳fi政权交接仪式和各项重大活动的顺利举行以及庆典期间澳门社会政治稳定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为确保澳fi回归庆典的顺利举行,维护澳11社会稳定,内地负责安全保卫的有关部门与澳门警方通力合作,多次举行工作会晤,双方就澳门回归前最后过渡期的社会治安和澳fi政权交接仪式的安全保卫J作充分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澳门回归庆典和各项重大活… 相似文献
16.
17.
王国维等三人在古典文学研究取得的卓越成就,主要归功于四个方面:他们的研究不限于古典文学某个单一方向;他们的专业研究超越了文学;他们的足迹遍及中外;他们不仅仅是纯粹的学者。以上四者和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精通紧紧结合,使他们在古典文学研究上能获得超越前人的成就,这对今天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沙,美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师范大学一幢普通的教师宿舍里。 每天清晨起来,80高龄的离休教授伍大希,总是先恭恭敬敬地向墙上挂着的闻一多先生的画像鞠上一躬,然后点燃一支烟,一边抽一边凝望着先生,默默地向先生诉说……这位青年时代就紧随闻一多先生从事民主运动、深得先生赏识的弟子,在先生牺牲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的“政治要犯”,50多年来走过重重死劫,今天仍然继续为先生所向往的事业在全身心地追求和奋斗……站在先生面前,回眸自己走过的风风雨雨,老教授心潮难平,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9.
1951年1月20日,上海《大公报》刊登了一则消息称:解放前在昆明制造杀害李公朴、闻一多血案的直接策划者,前国民党云南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王子民,已于1月10日在成都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这则消息引起了苏北一个读者的注意,最终把参与暗杀李、闻先生的一个重要凶手送上刑场。1这个读者是商贩,江苏盐城人。他是在南通如皋做买卖时看到《大公报》的。当他看到报上说王子民供称是由蔡文其开枪暗杀了闻一多先生时,心中产生了疑问:这个蔡文其会不会就是家乡的蔡云祈?他的怀疑并非毫无缘由。这个蔡云祈解放前曾任国民党第十六绥靖区司令部中校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