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54篇
中国共产党   172篇
中国政治   255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2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钱钟书学贯中西、识见超卓,在他的《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在征文考献的娓娓谈论中,随处有深刻的思想闪光,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阐释之循环”就是其中一例。其“阐释之循环”论在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扼要分析了这种理论形成的原因,并对其在学术上的价值以及对现实的意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2.
在证券市场上,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则对保证投资者获得充分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博弈论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则的产生动因进行揭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则的限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3.
"不伤害"原则为行政权力确立了"有限--有为"的合理性限度.把政府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行政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表述为"不伤害"(Do no harm)原则,一方面对行政权力给予道德限定.既保证行政权力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不侵犯个人自由权利的基础上,承担起政府建设性的公共职能.密尔的不伤害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定行政权力的合理性限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当代世界人类各文明之间的对话,决不是人们虚幻的道德理想或单纯的道德呼吁,它不仅是应当的和可能的,而且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当然,文明对话的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其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55.
根据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观点,我国刑法中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被理解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必须大于所损害的合法权益,两者相等也认为是超过了必要限度的。然而,对照紧急避险的刑法原理,这种不允许损害等值合法权益的观点并没有获得有力的刑法理论的支持。分析损害等值合法权益之避险行为的几种情况,来认定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总体上应当包括损害同等价值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6.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叙事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括许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女性主义叙事学把女性叙事经验视为叙事文本分析的基础,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与经典叙事学存在很大的差别.在整合女性主义叙事学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这一叙事范式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7.
许娟 《中国司法》2012,(1):107-108
以服务于民、方便于民、贴近人民为基本内涵的人民司法理念是司法权的来源,是配置、行使与运行过程中的实质内核和精神导向,也是新时期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和长远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司法工作的总体精神和根本价值。人民司法理念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58.
石英  王勇 《当代法学》2012,(4):25-31
在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存在立法保护不足、程序保障缺失以及传统救济模式局限等方面的限度。一方面是由公共利益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固有弊端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由经济法实践中本土资源的局限、经济法规范多元的影响以及经济法形式理性不足等因素所致。因此,经济法学研究要充分意识到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不断改进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真正实现从"书本上的法"到"行动中的法"的协调统一,更好地发挥公共利益的本位作用。  相似文献   
159.
160.
英国学者齐格蒙·鲍曼在《立法者与阐释者》一书中将知识分子区分为现代的"立法者"与后现代的"阐释者"两种类型。这其中,"立法者"类型的知识分子秉持一元主义的世界观,认为所有问题都必然有唯一正确答案,并试图通过所谓启蒙推动社会进步。在中国死刑存废论争中,部分主张死刑废止的法学学者便具有鲍曼笔下"立法者"的影子,试图将西方死刑废止观念认定为一种真理性命题并强加于民众,这是引发死刑问题上此类学者与大众观念冲突的根源。在一个多元社会之中,要有效解决这类冲突问题,就应当对法学学者的"立法者"角色予以充分反思,并尝试从"阐释者"视角对中国的死刑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