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14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2,(12):31-33
苦口婆心,陈毅劝说项英东移苏南1940年1月,陈毅接项英急电:即速来皖南军部参加东南局和军分会联席会议。陈毅赶到军部的当天晚上,项英早在自己的宿舍里给他放好了一张行军床(陈毅每次去军部,都睡项英宿舍里)。陈毅将洗漱用具向床上一放,急问:“发生了什么事了?”项英连忙回答:“华北方面,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下手了。甘肃省主席朱绍良策划了袭击八路军的‘陇东事件’;山西省主席阎锡山制造了‘晋西事变’,以6个军的兵力进攻晋西,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5000多人;国民党第79军朱怀冰等部进攻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相似文献   
32.
中央苏区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重视检察工作。一方面大力支持检察工作的开展,不仅经常对检察工作作指示、提要求,而且亲自参与过问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带头廉洁奉公,做出榜样,保证了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董必武二查匿名信   1934年春的一天下午,工农检察部工作人员赖荣光急匆匆地来到中央政府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董必武的办公室,一边交给董必武一封信,一边说这是从红军大学的控告箱里收到的匿名信,控告中央办公厅采买员有贪污行为。董必武接过来一看,信写得很笼统,没有指明具体情况,便对赖荣光说:"你先…  相似文献   
33.
《党史天地》2006,(1):53-53
根据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同志回忆,在1955年授军衔时.毛泽东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军区司令员.现在又让了元帅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强加在粟裕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大罪状是说粟裕是“野心家”、“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原因是“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  相似文献   
34.
《创造》2003,(10):1-1
在共和国元勋里,陈毅元帅是很擅长于以诗文表述自己思想情感的。或叙写革命生涯,或抒发斗争豪情,或讲道生活的哲理智慧,均有不少佳作传世。"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男",这两句诗,是主力红军长征走后陈毅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时留下的佳唱,其意旨是感怀赣南人民与红军游击队的血肉感情。因其感情之切和哲理之深,在革命斗争中和革命胜利后的许多年里,常常为人们所称道、所唱和。今天,在理解、认识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刻道理时,重温陈毅元帅的这两句诗,意义非浅。在革命时代,人们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做"鱼水关系"。…  相似文献   
35.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各县农军共一万余众,已在湘赣边界的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沔渡镇集结.刚刚完成掩护湘南起义军东撤的],此时正回师宁冈,就听到了湘南起义军已经到达沔渡镇的消息.毛泽东异常高兴,稍稍整顿,于第二天(4月28日)一大早,率领一团一营一连赶往相距17公里的酃县沔渡,会见了朱德、陈毅.5月4日,红军在宁冈砻市召开了庆祝两军会师和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大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进入了全盛时期,"朱毛红军"从此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36.
冯锡刚 《党史文汇》2001,(10):22-24
1949年初,陈毅在写给堂兄陈修和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廿年来置身军旅,所获新知不少,而文人习气并未摆脱,故改变不大.弟仍以能保持本来面目为慰."身为数十万大军的统帅,又被中共中央内定为即将解放的上海市的市长,如此直陈心事,足见其书生本色.作为全国最大最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城市,上海之盛衰乃"天下治乱之候也".党中央还明确指定陈毅为上海市文教接管委员会主任,这既是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也是对陈毅的知人善任.  相似文献   
37.
散木 《党史博览》2013,(3):19-23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陈毅以一代儒将著称。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流儒雅格外浓烈。于是,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鲜明印记。早年的学习经历"我五岁开始在家乡的私塾里识字读书","六岁半读完《四书》","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这是陈毅分别于1942年3月在根据地对国际友人罗生特的信中和1952年对妻子张茜讲的。他还说:自己"九岁时,随父亲移家成都,找了一个私塾老师,学唐诗、宋词、《诗经》。以后辛亥革命爆发,我在成都上  相似文献   
38.
<正>从1934年10月到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了长达3年极其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39.
杨扩金 《人事天地》2010,(34):46-48
他,用25年的时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自己的“钢铁”人生。他是现在整个柳钢转炉炼钢厂唯一一个连续在炉前工作25年的人。1985年至今,经他手炼出的钢超过了100万吨,相当于1998年整个转炉炼钢厂的全年产钢量。他就是广西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转炉炼钢厂冶炼三车间总炉长陈毅杰。  相似文献   
40.
从1956年10月13日陪印尼总统苏加诺从武汉飞广州访问起至1966年2月,陈毅元帅先后来广州工作、开会、陪外宾、休息共17次,我有幸参加多次接待工作,见到陈老总的机会不少,现将印象较深刻的几次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