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自2000年以来进行的新一轮基层区划调整是乡镇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必将对农村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对于基层区划的演变规律研究得还不够。本文以皖南一个有着1800年历史的县为个案,统计了自1865年以来的24次基层区划调整,分析了基层区划管理幅度演变的四条规律,并给予了解释。特别是发现了县以下区划由虚向实的演变趋势,以及乡镇区划的幅员在同一个国家形态中骤降缓升的现象。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本文认为基层区划微调的方向是强化自然村或者类似层级的民主制度建设,这是农民成为主体的新平台和新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42.
去年,许多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叫《蜗居》的电视剧。剧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郭海萍夫妇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打拼,为了买一套房子,两人省吃俭用,工作之余还做家教,由于房价不断上涨,他们尝尽了艰辛。这部电视剧播出后,收视率不断攀升,网络点击率也不断刷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3.
外刊     
《小康》2006,(11):15-15
不要对中国心生恐惧;地方攀比阻挠经济降温;诚信考验中国人;中国大学丢失人文精神;中国应有国际新形象。  相似文献   
44.
减轻处罚实际是"二次量刑"的过程。当法定最低刑为管制且具备减轻处罚情节时,应当免除处罚。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场合,减轻处罚后是否依然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需要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在附加适用的场合,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随主刑刑期的变化而调整。对于单位犯罪单处罚金并需要减轻处罚的情况,应在第一次量刑确定的基准罚金刑数额之下选择减轻处罚后的罚金数额。在其他立法模式中罚金刑的减轻处罚随主刑的变化而调整。对于没收财产的减轻处罚,依然遵从附加刑随主刑变化而调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45.
行政区划改革:视角、路径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认为,当前有关行政区划改革的讨论,因急于开药方,而模糊了行政区划改革背后的逻辑。为此,本文在梳理现有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从视角、路径两个层面,剖析行政区划改革背后的逻辑。本文认为当前行政区划改革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视角,即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的视角,视角不同行政区划改革路径也不同,并对相应行政区划改革方案进行了针对性评价。最后,本文指出,要更科学地探讨行政区划改革,必须把握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6.
成安县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通过构建“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联动、延伸到户、全面覆盖”的管理服务新体系,拓宽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渠道。注重“精准”,规范运行机制。“网格”划分按照居住相邻、人缘相亲、管理幅度适宜的原则,村“两委”干部分别联系5至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建立健全日常巡格、定期碰头、上门走访等制度,织就一张农村党建服务网。  相似文献   
47.
台湾经济结构转换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国台湾地区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枢,出现了举世瞩目的新发展。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不仅速度较快,波动幅度较小,而且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东南亚金融危机基本上没有对台湾经济发生大的影响。当前台湾的人均GNP已达13000美元。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同文同种,有相同的民族传统与思维习惯,也有经济整合的潜力。因此,以台湾为参照系,研究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及其经验与制约因素,将对祖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8.
罪刑法定原则适用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 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不得定罪处罚。③概而言之,“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一)“罪刑法定”之“罪”的含义 依据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三条的规定,我们认为,“罪刑法定”之“罪”,是指法律事先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而且,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演进来看,罪刑法定原则中“罪”应指法律事先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较为明确地阐述罪刑法定原则的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曾指出:“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  相似文献   
49.
减轻处罚是贯彻党和国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量刑公正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存在无限制减轻处罚与限制减轻处罚的学术争鸣,后者又有"下一量刑幅度说"和"减轻底线说"两种立法方案。本文通过对不同立法观点的考察,指出无限制减轻处罚的弊端和限制减轻处罚的适用对象,阐述科学设计减轻处罚幅度的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两种限制减轻处罚方案的优劣得失,主张吸取《刑法草案第22稿》第63条的合理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刑法修正案(八)》第5条的立法建议,以弥补减轻处罚幅度的立法缺失,从而将法官的减轻处罚权控制在合理范围,最大限度地实现量刑公正。  相似文献   
50.
定罪与量刑是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实现定罪的准确性与量刑的合理性是整个刑事审判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罪名的认定与量刑轻重都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结果,由于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宽泛,在量刑问题上受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影响更大,相应被滥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也就更迫切需要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