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朱四倍 《江淮法治》2010,(13):46-46
今年4月15日,湘西小城溆浦县一选区6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米晓东的县人大代表资格。15天后,该县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终止了米的人大代表资格。米晓东遭遇罢免,源自其获刑。该条消息受到了一致好评,本期“一家之言”刊发的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此事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2.
小说世界错综复杂而异彩纷呈,作家出于文学表现的需要,为了真切动人地表现丰富的客现现象,淋漓尽致地抒发复杂的情感,常借助于修辞.本文从三种最基本的修辞格--隐喻、象征、典故切入,以经典文本为例探讨了小说修辞翻译的相关问题及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异质语言文字之妙.  相似文献   
43.
于辉 《工会论坛》2008,14(5):105-106
语言中隐喻的使用非常普遍。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反映。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英语的词汇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英美人的价值取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4.
“爱和承诺,像指环和花朵,你用一生守候,等待幸福的结果。”生活,就是如此充满期待。此在永远是不能让人知足的,对彼岸的渴望代表人类永远的迷思。那里有一个诗意的世界。然而,面对现实,梦想往往无法升华,甚至于沦为幻想或妄想,这种沉沦有时居然在人力可控之外。对此在的厌倦与对彼岸的绝望,最终可能导致人们对生活本身的反动。这种紊乱的叛变关乎个体,更关乎群体。因此,生活更是门艺术,在技术之外。法律的生活同样面对法律主体在技术与艺术追寻间的双重跋涉。有关艺术的诺言一旦破灭为谎言,这种欺骗不仅将毁伤技术,更会毁伤法律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45.
黄立华 《求索》2011,(5):210-212
本论文首先讨论生态文学话语生成的生态环境,然后以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洼地》和吉姆·格雷斯的《石头的礼物》这两部后现代小说为研究文本解读其中的环境隐喻,阐述自然和人类融合形成相互联系的主体间性和自然话语,揭示出后现代小说变得越来越以生态为中心了。  相似文献   
46.
网络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词义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网络语言中隐喻性构词特点,探讨了隐喻在网络语言词义生成中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47.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最早的一批职业化的现代都市女性,这些女性或为生计所迫、经济独立;或为追逐奢靡、满足享乐的欲望而出入社交场所,最终被异化为"没有了灵魂的人",成为十里洋场上盛开的"恶之花",在她们身上呈现出都市女性特有的种种病态特征。新感觉派小说家对此做了形象的描绘,通过对都市女性疾病的隐喻书写,新感觉派小说家表达了对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与人的错位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48.
罗屿 《小康》2013,(7):88-92
接档《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首先要面对的是观众被吊高的胃口,而节目核心"真人秀",则要避免作为舶来品南橘北枳的困扰。湖南台将"最强音"看做是对"中国梦"的隐喻--我们要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这种隐喻,在当年的"超女"、如今的"快男"舞台上也可找到走在长沙街头,偶一抬头,常能见到路边广告牌上,陈奕迅、章子怡、罗大佑、郑钧为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拍摄的大幅宣传海报。  相似文献   
49.
石油专业英语培训的词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难题。作为科技英语体裁的一种,石油词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贯穿着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隐喻。总结这些现象,可以更生动地教授这些词汇,让学员更快、更准确地记住。  相似文献   
50.
诗性语言是各种语言的源头。诗性思维远远超越了我们日常的思维机制,诗性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更具深意的心理现象,研究从诗性隐喻出发,以夕阳为语料,旨在探寻诗性隐喻的深层内涵。研究显示诗性隐喻具有发现的深度,世界经验方式、思维方式、生命意识等方面所体现的诗性品质决定了夕阳诗性隐喻的多样性。诗性隐喻依靠认知力量的大彻大悟和比喻性语言的栩栩如生,充分发挥了人的想象力、创新力和认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