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12篇
中国共产党   285篇
中国政治   385篇
政治理论   176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经济发展状况,我国个人所得税应该成为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但现实地看,我国个人所得税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实现94税制改革确定的基本目标,税收流失严重。为此,应从造成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即税制缺位、税制缺陷和征管效率低下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62.
在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存在因补充侦查而造成超期羁押的现象。这不仅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适用补充侦查措施,避免由此而造成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63.
现行农村房地产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属不清晰,限制、禁止农村房地产流通。完善的办法是明确农村房地产的权属,允许流通,放开和发展农村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64.
智能传播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技术,其既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生产主体的创变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信息内容分发的偏颇化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信息情境沉浸的过度化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凝聚力,媒体传播格局的失衡化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力。提升智能传播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可从四个方面着手:提升主体媒介素养,构筑强大的意识形态联盟;优化算法推荐技术,调治社会公众的信息食谱;加强平台内容建设,提供主流导向的信息内容;加快主流媒体发展,构建弘扬主流价值的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65.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我国经济、政治安全的巨大障碍。本文从犯罪学角度着重对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犯罪主体两极化、热点集中、犯罪复合化、不作为形式犯罪被忽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6.
《法人》2006,(1):1-1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争论的一年,这些争论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医疗体制改革是否失败,教育市场化导向是否可取,经济学家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矿难会频繁发生,“以市场换技术”是不是一种可取的发展模式,国有银行上市是否属于贱卖。争论如此集中,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67.
在张扣扣案中,作为隐性社会结构的复仇文化下的共情效应,与作为显性法律结构的私力公权化了的制度性惩罚具有冲突的一面。但是由于定罪构造上的超稳定结构、司法者社会效应的考量、前案与后案之间不具有法定结构上的因果关系以及最高刑罚与罪行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可视化配置关系等原因,隐性社会结构对司法裁判所产生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其对于法律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以及量刑裁量的影响都是辅助性的,而非运作性依据。但是私暴力复仇的悲剧也呈现出值得现代法律结构、司法系统进行反思的一面,需要调和三者之间的冲突,促进司法与社会的融洽相处。从方法论上而言,以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来研究司法个案,并非一定得出法律规范在司法裁判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结论,在特定的案件结构下,经验性的研究恰恰有时可以为法官的规范选择、规范约束提供社会科学的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68.
论高校德育基地的系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伟  汪姗  古琪 《传承》2009,(10)
德育基地的建设是有效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载体.在新时期下,德育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关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是学生走入社会,拓展视野的积极平台.通过对德育基地的研究可以为高校的德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的成才就业提供良好的德育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69.
曹卫平 《学理论》2009,(4):85-86
当知识资本的增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后,知识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地位迅速提高,乃至被当成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与人相分离。这点可以从对“知识共享”一词的分析中看出。因此,厘清知识以及与知识相关的概念,进一步理顺知识管理中的几对关系,对纠正对知识管理理论的误解和误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不是一种可以随便加以套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不在于把握其实践形式,知其"形";而在于把握其实践理念,懂其"神"."系统育德""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应该加以彰显的基本理念,把握这些理念是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