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1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2篇
法律   571篇
中国共产党   578篇
中国政治   1224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46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孙洪波 《外交评论》2010,27(5):64-75
尽管拉美不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援助却一直是中国对拉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拉美外交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援助古巴,不仅是寻求与古巴建交,而且期望在外围地区对美国形成战略牵制。70年代,中国的援助政策推动了中拉建交高潮的到来。八九十年代,在巩固和扩大外交阵地的同时,中国对拉美的援助开始强调“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拉美的援助力度,大型标志性成套项目增多,特别是人道主义救灾援助成为新时期对拉美外交的亮点。中国对拉美援助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对在拉美利益认知的转变,即从支持反帝、反殖、反霸转向支持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从“涉台斗争”转向强调经济、科技和文化外交。中国对拉美援助是当前实现中拉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也是中国在拉美构建“软实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92.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使命。强化三种意识、搭建三大平台、依托三种载体、建立三个机制,构筑了地方对台工作的体系,为全面开创对台工作新格局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93.
谭恩美的<喜福会>描述了4对母女关系.虽然她们彼此之间存在隔阂,但是母亲们先前的经历及处世态度还是对女儿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历经最后的融合之后,两代人最终实现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超越,她们找回了自信、坚强和为自己作主的幸福.  相似文献   
894.
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台湾岛内政局剧烈动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对台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踏出了一行清晰、扎实的足迹.下面,我从30年的时空跨度里,进行一下纵向的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895.
培育和壮大"海峡旅游"品牌,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将旅游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正确选择,也是加强闽台人民交流、进一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机  相似文献   
896.
《两岸关系》2009,(2):F0004-F0004
《台湾工作年鉴》是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权台湾工作年鉴编委会、两岸关系杂志社编撰出版的大型对台文献工具书。《台湾工作年鉴》(2007年卷)坚持以往各卷权威、翔实、全面、实用的特色,汇编了2007年一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央部委、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负责人与发言人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声明、文章,收录了一年来两岸重要交流活动报道及大陆涉台政策法规、评论  相似文献   
897.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08,(4):43-46,59
胡适先生生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曾发表文章,认为决定中国和亚洲命运的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抗战前夕的“西安事变”和抗战即将胜利时的美、英、苏“雅尔塔密约”,后者的签订使中国失去了外蒙古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东北利益,而两个事件都与日本侵华有关。那么,更大的牺牲中国人民利益的“日台和约”的签订,不知何故胡适先生却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898.
对国际格局的认知是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础之一.2008年以来国际战略界对极化问题的讨论体现了各国对未来国际格局的期望和推动,背后隐藏着国家利益之争."单极化"、"多极化"、"无极化"、"集极化"和"非极化"的争论既体现了各国学者认知上的不同,也反映了各国利益上的差异.理论上的争论与创新当然有其自身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揭示现象背后的政治利益冲突.实际上,学者们对国际格局的理解非常相似,对当今世界的真实描述应是"立体蜘蛛网"模式.各国在政治上的争斗是因为分属不同阵营:"单极化阵营"、"多极化阵营"或"非极化阵营".对于中国外交来说,回归国家利益、构建对国际格局的新认知,及时反思和调整国际战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99.
美国外交政策是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共同做出的,是经过协商、谈判、讨价还价、斗争最后达成的妥协的结果。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克林顿政府时期是行政部门与国会矛盾比较明显的时期。本文从外交决策跨机构模式的视角对该时期府会之争的状况、原因、国会介入的方式以及结果来探讨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900.
票据抗辩权     
票据抗辩是票据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连接票据权利和票据义务的纽带,起着平衡票据权利人与票据债务人两方利益,保护票据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票据抗辩权涉及包括票据行为的性质、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更改等知识点,是全面理解票据法的突破口。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票据抗辩的各方面内容,也详细地介绍了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关于票据抗辩的制度,进而分析我国《票据法》及相关法律文件对票据抗辩的规定,指出我国法律规定的不足,并提出笔者个人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