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119篇
世界政治   1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篇
法律   783篇
中国共产党   1803篇
中国政治   2928篇
政治理论   692篇
综合类   10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分析和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安石  胡小红 《求实》2003,(1):38-41
市场经济排斥地方保护主义 ,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仍十分严重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加以分析 ,以期为遏止地方保护主义提供经济学和制度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
2002年,宁夏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招标拍卖土地;清理房地产乱收费项目,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进程。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3.
交通需求管理是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交通需求管理的成功经验,我国应从综合规划、价格机制、交易配给、智能交通和公共交通等方面实施交通管理需求策略.  相似文献   
84.
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内需不足、市场低迷的状态。因此,中央决定把扩大内需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研究和实证分析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加入WTO以后我国消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等都向好的方面发展,但也出现消费差距拉大的趋向。无论宏观经济管理还是微观经济管理都应很好地把握这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王宏军  武术杰 《前沿》2003,79(9):190-193
本文主要是对美国退出<反导条约>(ABM)和布什政府NMD计划背后原因进行一种层次分析.笔者粗略地概括了三个层次个人层次、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个人层次、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三个层次因素合力共同导致美国退出ABM和启动NMD计划.  相似文献   
87.
建立科学的分类考核要素和量化测评体系,是弱化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考核结果科学性、准确性的关键之一。为解决国家公务员考核量化测评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可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判法来促进国家公务员考核定量化。在重视与现行公务员考核量化测评方法衔接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补充、完善考核要素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考核指标因素和二级考核因子的权值,以建立模糊综合测评的模型。  相似文献   
88.
计划经济时代,整个社会高度封闭,治安问题呈现出静态特征,治安控制机制表现出低层次的高效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财物大流动,治安问题动态化."严打"对于解决动态治安问题具有局限性,这就必然要求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本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社会转型在时间上的延续性,也决定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是权宜之计,其任务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89.
词典     
《时事资料手册》2004,(4):66-67
  相似文献   
90.
居民教育消费:理论·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教育消费是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从国内、国外两个部分介绍了教育消费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并就当前的研究形状 ,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我们考虑的几个问题 ,以促进我们对教育消费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