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446篇
世界政治   2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525篇
中国共产党   2222篇
中国政治   3792篇
政治理论   561篇
综合类   200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891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786篇
  2009年   769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吴琼瑶 《山西青年》2022,(22):48-50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就业观念、能力及实践三个层面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高校职业教育强化路径,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参与就业实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他们顺利渡过就业难关,提升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从而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2.
价值观是人采取行动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个人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它决定着个体行为的目标和倾向,对人们的行为提供普遍指导。教育是一种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导向性的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健全的教育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要包括精神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的等具有价值观意义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对某些价值的认识、培育和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3.
青年信仰的形成与其私人生活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作为一种空间实践,私人生活则与媒介关系紧密。以媒介为中介所建构的交往空间往往成为私人生活呈现的重要场域,并通过培育个人主体性及其公共素养,进而生成稳定的社会信仰。青年信仰同样如此,其私人生活于媒介空间的演变构成信仰嬗变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媒介时代的到来,青年私人生活成为象征性交换对象,陷入透明化与私密化困境,这导致当下青年信仰的迷失。与此同时,青年私人生活变化同样蕴含着新的公共性建构因子,亦即通过陌生性交往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经验认同、互助行动等公共生活契机,背后突显青年信仰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84.
政治意识表达强调的是将政治意识外化,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新时期青年学生政治意识表达具有时代性、群体性、网络性、反向性等特征。作为青年工作的主要载体,共青团在新时期应该着重研究这些特征,构建青年学生政治意识表达的机制和路径,有效提升青年学生政治意识表达的效率和规范程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85.
作为住房市场化改革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群体,80后、90后青年群体内部住房分层秩序较其父辈而言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北上广等大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得购房需求与压力并存的青年群体面临的住房问题愈加突出。基于2015年"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本研究对北上广三地青年群体的住房分层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发现,大城市居民跨阶层购房现象突出,且购房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住房居住功能之外附加价值的考量、婚姻以及投资意识等多方面因素都是该现象出现的重要驱动力;青年群体在住房资源的占有上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群体内部的住房与财富不平等将随房价的上涨而进一步加剧;此外,父代资助已成为青年群体住房资源获得的重要途径,在青年群体中,父代给予子代购房资助的现象普遍,且资助比例较高,父代资助水平的不同塑造了子代在住房和财富上的先赋性资源差异,且将对社会流动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6.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青年与乡村的关系是乡村振兴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乡村青年人才的流失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之一。青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文化、技术及智力反哺参与乡村实践,而振兴乡村吸引青年回归是青年反哺实践的基础,乡村振兴与青年发展双向驱动是青年反哺的愿景。因此,激发农村活力,满足青年发展需求,吸引青年回归与农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充分发挥青年反哺功能是破解乡村振兴短板弱项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7.
以李子柒为代表的创业青年,依托互联网平台,以粉丝和流量经济为驱动,通过生活场景的微视角,向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引来社会各界关注,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被称为"李子柒现象"。其背后有源自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及群体等多方面的原因。研究这一现象及成因,对当前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活动,尤其对城镇青年返乡创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8.
刘佳 《中国青年研究》2020,(9):46-53+106
把个体化的青年充分而有力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是中国共青团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组织力建设的政党,共青团是在党的领导下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群团组织。诞生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团,随着新中国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逐渐褪去"革命"色彩,在国家市场化转型与社会体制改革中不断获得新的规定性,集中表现为共青团组织形态的范式变革与现代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种开放型政治组织形态的轮廓浮出水面,它发端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中介性"组织的一般原理,又超越于共青团组织形态建构的历史传统。随着共青团改革的深化与开放型共青团组织形态的积极建构,党的青年工作将迎来新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89.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青年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奋斗方向、力量源泉、方式支点等方面,契合了中国青年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世界和平发展、国家取得伟大成就和党对青年发展高度重视,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为青年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新时代中国应以"不忘初心"为统领,坚持以"青年为本"为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方式和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来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190.
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以来"青年健康"领域的政策供给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青年健康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政策统筹不断加强,跨部门协作进一步推进,执行监督得到强化,健康领域的青年参与日臻活跃;同时,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加强,青年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广泛开展,青年健康服务不断提升。但是青年健康政策仍面临执行标准模糊、传播不够广泛、政策资源短缺、执行部门之间的联动衔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青年体育公共服务、卫生服务等仍存不足,心理健康服务亟须增强。为此,建议加强青年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设,加大青年健康发展的工作力度,建立青年健康发展数据库,加强青年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