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检测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海马组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水平的变化,探讨加减薯蓣丸对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复制慢性脑灌注不足模型,应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AMPK及p-AMPK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较浅,神经锥体细胞数减少,海马组织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加深,锥体细胞数量增加,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AMPK和p-AMPK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损伤后,AMPK过度激活,出现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加减薯蓣丸可抑制海马区AMPK的激活,减轻海马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2.
1案例1.1案情摘要孙某,女,30岁,于某年7月18日因临近分娩入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7月19日行剖宫产术,术后出现腰骶神经根损伤,经治疗无明显改善。孙某认为院方存在医疗过错行为,并直接导致上述不良后果。院方认为孙某的损害后果与其医疗行为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阈值特征,为腧穴热敏的客观显示与临床温控激发优化参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应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分别测定患者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的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根据每个腧穴是否出现热敏灸感分为热敏组和非热敏组,比较其温度觉阈值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热敏态肩井穴给予42 ℃热刺激进行温控激发,观察热敏灸感的差异。结果 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热敏组热觉阈值、热痛阈值和热耐痛阈值分别明显高于同一穴位非热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热敏态肩井穴激发温度为40 ℃时比较,42 ℃时灸感强度更强,潜伏期时间更短,效应期时间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与非热敏态腧穴具有不同温度觉阈值特征,热敏态腧穴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值均高于非热敏态腧穴;不同的激发温度,热敏灸感出现的灸感强度、潜伏期、效应期时间不同,42 ℃为临床较佳激发温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石氏伤科手法联合石氏运肩护颈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法组、手法组、试验组,每组48例;3组均予红外线基础治疗,手法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伤科手法进行治疗,功法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运肩护颈功进行治疗,试验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伤科手法和石氏运肩护颈功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随访第6周、随访第12周、随访第26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lity index, NDI)量表评分及疗效。结果 在治疗4周后、随访第6周、随访第12周、随访第26周,试验组患者VAS评分、NDI量表评分逐渐减少,且后一时点VAS评分、NDI评分较前一时点均显著减少(P<0.05);同时点试验组患者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基于VAS评分、NDI评分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略高于功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5.
跳水致颈髓损伤往往伤势严重,头部向下入水致颈髓损伤者伤势更为凶险,常难以存活。笔者在实践中遇见1例,报道如下。1案例某男,17岁,2002年8月5日和同学一起在游泳池游泳,头向下自岸边跳入1.2m深泳池受伤,救起后送至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8月7日MRI示:C6椎体骨折且向后明显错位,C  相似文献   
26.
姿势与健康     
<正>跑步的姿势跑步时,脚的哪个部位先着地尤为重要。若全脚掌着地,冲力较大,易引发胫骨骨膜炎,长期冲击还易跑成O型腿,或者造成膝、踝、髋等关节软骨损伤,形成骨关节炎;若脚尖先着地,会强烈刺激小腿肌肉,使小腿变粗,形成"萝卜腿"。此外,"内外八字"跑步容易造成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还易形成X、O型腿;过分前倾或后仰会引发肩颈背部异常。正确的跑步姿势是,上体稍向前  相似文献   
27.
《就业与保障》2014,(6):56-56
正春夏之交,广州阴雨不断,不仅让人觉得衣服潮湿、皮肤瘙痒,更是助长了很多"湿病"来袭,其中颈肩腰腿痛、小儿哮喘、皮肤疾病等令人不胜其扰。专家建议,对付"湿病",祛湿是关键,除了食疗中药祛湿外,还要结合运动、热水泡足等排汗。颈肩腰腿痛:睡前40℃热水泡足可祛湿"在阴雨连绵的天气,常常会有气温下降、湿度增高的现象,这两种因素就是造成关节炎病人局部疼痛加重的主要原因。"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广东省优秀中医"陈茹琴介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4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牵引类手法组77例、旋转类手法组78例、侧向类手法组77例和复合类手法组80例,观察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牵引类、旋转类、侧向类和复合类手法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1%、65.38%、57.69%和80.76%。复合类手法组与旋转类手法组、侧向类手法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复合类手法治疗效果优于旋转类手法和侧向类手法,牵引类手法、旋转类手法和侧向类手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9.
法医与痕迹是命案现场勘查的两条腿,但是由于配合不协调,往往会在本可以共同解决的问题上留下遗憾,这些问题结合在一起,无疑会对勘查工作造成损害。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在现场勘查中,使法医与痕检能更好的协调合作,有不当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对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VBA)流速的影响和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76例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旋转扳法组(A组,38例)和穴位推拿组(B组,38例),分别施加相应的治疗手法.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手法治疗前后VBA流速并观察流速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B组左侧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及A组BA流速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间LVA流速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周后,A、B两组LVA、右侧椎动脉(RVA)、BA流速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LVA、RVA流速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在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手法中,穴位推拿对VBA流速的影响较旋转扳法明显,并可能具有比旋转扳法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