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81篇
世界政治   1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1239篇
中国共产党   749篇
中国政治   1818篇
政治理论   236篇
综合类   3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5,(7):57-57
保健食品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7月1日起严格海关申报单;《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公布。  相似文献   
12.
荣振环 《法人》2007,(10):74-74
星巴克没有高科技、没有专利,成功完全建立在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3.
周晔 《人大研究》2005,(12):24-27
2005年5月24日,深圳市民李红光苦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遇,到《南方都市报》以10700元登载广告,为其12条分别涉及建立公平社保、打破管道煤气垄断、降低出租车起步价等内容的建议寻找“婆家”[1],一时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李红光因何选择以“广告”的形式提出建议,而其所谓的“广告参政”行为又体现了哪些潜在的问题呢?从政治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一、“广告参政”———偶然事件乎?深圳市民李红光以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的形式,谋求与人大、政协之间的意见传递与沟通的行为,不仅为李红光本人赢得了“维权谏士”…  相似文献   
14.
杨军 《南风窗》2007,(17):34-36
在学者和官员们争论不休的时候,物价的上涨却不停地冲击人们的内心,面对共同的上涨,人们开始担心,中国经济过热了吗?  相似文献   
15.
易嘉 《中国律师》2007,(5):43-44
近来.一则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频频播放的美容产品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广告画面中.一位“老总模样”的人士向“克林顿”和“希拉里”推荐美国联邦再清椿面部智能修复系统。“克林顿”非常感兴趣,还露出了他特有的撅着嘴的微笑。最后他拿着这套产品向人们挥手致意,登上了直升机。发布广告的企业——美国再清椿亚太区总代理北京妆王科技公司的广告部经理崔先生说.这不是真的克林顿,只是片中的人物与克林顿长得非常相似,但这个广告要的就是“克林顿”的效果。崔先生介绍说,在这之前还有另一个广告,但在国内播出的效果非常差。自打改播“克林顿”后,人们一下记住了美国再清椿。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经常在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看到有人通过整容变得和某位明星一模一样,并且获得了大量商业广告和演出的机会。正是由于大量“明星脸”的出现,使得商家只需向模仿者支付远远低于邀请明星的费用便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而对于明星来说,本应该是他们利用自己的肖像获取利益的机会,却被自己的“盗版”抢了先机。这无疑是其肖像权财产利益的间接损失。那些通过整容等手段变成“明星脸”并借此从事商业活动牟取利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肖像权的人身利益,本文暂且不论,但我认为该行为已经构成了对明星的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6.
17.
广告是一门交叉学科,综合了学术、心理、艺术、营销、传播等诸多门类的知识,又是这众多门类的整体运动,而当下,传统广告面临着数字传播技术的挑战,各式各样的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本文对当前社会的广告形式作了一些总结与展望,显示了广告的多样性与人文色彩,对新广告形式的繁盛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搜案     
《法人》2007,(1):10-10
戴尔公司告戴尔学校商标侵权一审胜诉2006年12月20日,就北京市海淀区戴尔培训学校及其举办者北京洲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和美国戴尔有限公司的商标侵权一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戴尔学校在经营过程中对于“DELL”标识的使用侵犯了戴尔公司享有的DELL教育类注册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法院支持了戴尔公司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政报》2007,(9):7-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央视新闻联播曾经播出一条新闻,经济日报社所有驻外记者站全部不再从事广告经营活动。此消息之所以成为新闻,并受央视新闻联播重视,说明眼下各报记者站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对于新闻工作者能否从事广告经营活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早有明文规定,但是虽然禁令一再重申,但记者拉广告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如果说禁止新闻记者从事广告经营活动还比较容易执行的话,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类专版专刊的记者编辑,正在不断投身于广告经营活动中去,越来越多的报社对这些经济专版提出创收要求,并一揽子考核。坚守,就是像办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