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84篇
世界政治   4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625篇
中国共产党   9617篇
中国政治   6022篇
政治理论   3472篇
综合类   326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1446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2192篇
  2011年   2710篇
  2010年   2306篇
  2009年   1857篇
  2008年   1737篇
  2007年   1173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张传平 《理论探讨》2007,1(1):13-15
科学的国情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据,独特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而不是从书本出发,单纯地从逻辑概念出发进行逻辑推演体系。依据实践发展和时代主题的变迁,科学地认识不断发展着的国情,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2.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0月18日,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贵州省经济学会联合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贵州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龚晓宽主持会议,省内近30名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到会并作了发言,省委讲师团全体中层干部和副高以上教师参加了座谈会。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刊登如下,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63.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追求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阐发,揭示了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6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主张。这一主张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高度概括,也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提供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以及改革创新理念分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天下大同以及日新观念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上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26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与党的总目标、总任务确立的阶段性奋斗目标紧密相连的。掌握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开创新的百年辉煌,要求坚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严格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逻辑,要求从政治清醒、政治坚定上不断强化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与实践自觉,要求从实践层面明晰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制度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266.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问题,曾先后多次发表讲话或撰写书信,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成才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新飞跃。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成才目标;青年成才的关键是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青年成才的外因是家庭、全党和共青团的协同育人;青年成才的内因是自身的不懈奋斗,为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做好广大青年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67.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必定也必须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新世纪、新形势和新任务下,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的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思想体系。它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来观察人类新闻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是一种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新闻实践活动。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发展创新是它永葆生命活力的动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和发展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新形势下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来回答新闻学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68.
杨信礼 《理论视野》2007,91(9):60-62
近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7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杨春贵、许志功、王伟光、邢贲思、石仲泉、侯树栋、黄楠森、赵凤岐、庞元正、李德顺、张曙光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国防大学政委赵可铭上将,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杨春贵教授先后致欢迎…  相似文献   
269.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方刘 《理论视野》2007,94(12):57-5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为什么可以结合起来的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进行了更加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在于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多数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以中国化,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在于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邵汉明把这种相通性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人本性。中国古代浓烈的…  相似文献   
270.
黄映然 《理论探索》2007,1(3):23-26
“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但仍存在诸多分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重新审视。其中有几点不能忽视:一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世界的物质客观实在性;二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三是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辩证统一”的说法值得商榷,它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也不利于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