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0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4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597篇
中国共产党   9182篇
中国政治   5756篇
政治理论   3391篇
综合类   312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1398篇
  2013年   1752篇
  2012年   2166篇
  2011年   2671篇
  2010年   2291篇
  2009年   1823篇
  2008年   1627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96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683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从1908年开始,列宁对“取消派”破坏党的统一的错误行为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围绕促进党的统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具体表现在:批判“取消派”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论,强调必须捍卫以马克思主义为共同思想基础的统一;批判“取消派”否定党的革命纲领和策略的错误行为,强调在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是实现党的统一的根本要求;批判“取消派”否定党的秘密组织的派别独立活动,强调没有统一的组织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党;批判“取消派”不服从党中央领导的言行,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实现党的行动一致的保证。列宁的这些主张有效地捍卫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统一,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2.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英 《今日浙江》2007,(15):33-33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学风建设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端正学风是端正党风的基础.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建设,并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历史已经证明了学风建设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学风建设,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需要;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3.
黄中平 《今日浙江》2007,(20):48-52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8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大以来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为指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刻的价值层面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理解,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更好地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85.
中国是在不能生存的情况下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现代社会面临生存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理论体系,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丰富理论成果,都是为了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中国人能够生存并更好地生存.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存主题.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人民族独立、政治解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人的物质生存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物质生存与精神生存的统一问题,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86.
于晓黎 《学理论》2008,(17):57-57
当今时代,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也正是理论需求的旺盛时期。适应社会变革对理论的需求,我们党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新的社科知识、社科理论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8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这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隐含着实现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88.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全党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学理论》2008,(14):83-85
本文探讨了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向全党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努力和贡献,初步梳理了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全党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轨迹。抗战时期毛泽东通过倡导全党学习马列,开展学习运动,解决了在全党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方向问题;通过倡导和支持全党创办研究机构、理论刊物和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建设,解决了在全党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问题;通过发挥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解决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载体问题;通过发挥文艺的宣传教育作用,解决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工具问题。可见,抗战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努力和有效的方法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普及。  相似文献   
98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始于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向全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990.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