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279篇
中国政治   357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国家4万亿人民币投资形成的庞大流动性支持,基本面向大中型国有企业;政府资源配置基本向国有企业倾斜;垄断性行业也基本属于国有。而民营企业多处于高度竞争性的行业。因此,从这三个‘基本’来看,在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国内受到冲击最重的当属民营经济。”科瑞集团董事、总裁任晓剑深入分析国内民营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时指出。  相似文献   
932.
盛明光  塞树林 《前沿》2009,(4):50-52
内蒙古文化产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文化技术等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经营的发展战略。我们要加快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内蒙古文化产业拓宽市场,创造发展环境,逐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通过向国际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内蒙古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得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33.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经济特别是外经外贸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局限性在实践中也逐步显现出来。为此,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本文拟就互利共赢开放战略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34.
问:为什么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搞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倒退?严书翰(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以后中华民族长期面临着两个历史性的课题:第一个课  相似文献   
935.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下,作为在国内经济中地位明显上升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民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因此研究中国民营企业为何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936.
散木 《党史博览》2007,(5):38-40
一 邹鲁风(1909~1959),原名素寒,从事革命工作后曾化名陈蜕,辽宁辽阳人. 1926年,邹鲁风考入了武昌军事政治学校.  相似文献   
93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分析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发展方向、主要目 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加深对文件精 神的理解,本刊编辑部特约请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同志撰写了这组体会文章,供广大读者学 习《建议》时参考。  相似文献   
938.
939.
940.
对新时期科技外交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由资源型、依附型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已成共识。科技外交要拓展战略空间,争取多边合作中的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标准制定等,从而更好地为中国高技术“走出去”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