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65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各国政治   485篇
工人农民   1408篇
世界政治   18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8篇
法律   10792篇
中国共产党   37109篇
中国政治   35458篇
政治理论   12262篇
综合类   21493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1240篇
  2022年   1105篇
  2021年   1311篇
  2020年   1860篇
  2019年   1139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1280篇
  2016年   1981篇
  2015年   4023篇
  2014年   12637篇
  2013年   9594篇
  2012年   8547篇
  2011年   8895篇
  2010年   9839篇
  2009年   9654篇
  2008年   9068篇
  2007年   6954篇
  2006年   8274篇
  2005年   7657篇
  2004年   4567篇
  2003年   3456篇
  2002年   2618篇
  2001年   2186篇
  2000年   2159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聂勇  姜艳辉 《湘潮》2021,(1):49-5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是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是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传阵地,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52.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提供内生逻辑。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抽象化与具像化、主导性与多样化、垂直化与交叉化的外在张力,是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可以从把握三组关系和创设三种场域进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53.
5G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借助5G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5G时代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更新教学理念,回归课堂,并在坚持"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话语转换、移动为主、个性化定制、形成育人"同心圆"的智慧课堂建设的具体原则,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霍丹 《行政与法》2020,(5):10-17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政府采购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点及高校政府采购的目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健全采购监管机制、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强化采购责任追究五个方面的风险管控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政府采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56.
研究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关键着手点。文章经问卷调查发现,朋辈榜样遵循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要,论述了朋辈榜样利于激活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学生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内涵式发展。研究基于榜样教育与朋辈教育理论,使用观察学习理论的四步过程化结构,匹配实践探索朋辈榜样在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育人机制四个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亟待化解制约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的"核心作用不到位、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渠道形式单一、作用发挥不充分"等"中梗阻"难题。从强化政治引领、注重深度融合、加强阵地建设、发挥示范效应等不同维度探索解决路径方法,不失为破解当前制约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瓶颈的重要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8.
青少年作为毒品使用的易感人群,国内外皆注重针对其的毒品预防教育。相比于美国与欧洲国家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国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以"6·27"工程为抓手,具有源头预防以学校为主阵地、运作方式自上而下、治理机制采用社会联动形式、实践创新百花齐放等特性。为使中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更加成熟,国家应从构建毒品预防长效机制、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学校工作与社会工作并重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9.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学术研究"本土化"向来是一个不断被提起并热议的论题。教育社会学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意识随即兴起,这一时期其"本土化"的目标主要在于"本土契合性",即教育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如何契合中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条件等方面。随着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密切结合,尤其是近代中国学者在参与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构建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和现实素材的基础上,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得以不断发展。回顾和梳理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历程,不仅能促进教育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为当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相关理论问题之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