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21篇
中国共产党   287篇
中国政治   528篇
政治理论   95篇
综合类   7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石勇  杨军 《南风窗》2012,(18):39+38
"异地高考"问题是中国的一个伤口。它是30多年来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从未解决的后遗症。如今,越来越疼痛。看一下"伪城市化"、"伪现代化"的症状:2010年,中国城市常住人口达到6.7亿人,但户籍人口仅4.5亿人,有2亿多人没有城市户籍。201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超50%,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没有户籍的"伪市民"均超过30%—深圳的户籍和非户籍居民之比,则达到非常夸张的地步,后者占70%多!  相似文献   
992.
何小琴 《今日浙江》2013,(10):43-43
4月29日,新出台的浙江教育考试新政引起广泛关注:从2013年9月起,停止实施30年的高中会考制度,首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行高考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二考合一",考试成绩既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又用于高中学业水平等第评定。上述做法,是浙江近年来通过深化高校、中小学等各层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公平公正教育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993.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3月3日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谈及方案公布时间表时,袁贵仁表示:用不了十个月。袁贵仁同时表示,"异地高考是有条件的,除了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外,还对家长和孩子有一定条件要求,家长要在当地有工作。"(3月4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994.
图说半月     
《人民公安》2012,(11):6-7
吴斌:最美司机的最后76秒5月29日11时40分,一块大铁片砸进了浙江杭州长运集团司机吴斌的肚子。当时,他驾驶的客车正在锡宜高速公路上行驶。监控录像记录下76秒的动人画面:被击中时的一瞬间,吴斌看上去很痛苦,本能  相似文献   
995.
教育箴言     
《党课》2012,(2):83-83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用爱的春风去吹拂,无论怎样的荆棘,都会吹出浓浓的绿意。  相似文献   
996.
水善下 《前线》2016,(6):79-79
正要说当官是乐事还是苦事?还真得费些口舌。若说是苦事,古人为啥都视做官为谋前程求功名之手段,而锲而不舍奋斗终生呢?当今为何国考高热不退,报名与录取人数比曾达9411:1?为什么古往今来买官晋爵不绝、"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不断?为何鲁迅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汉重孝廉而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  相似文献   
997.
正能否为学生减负?减少统一高考科目是本轮改革的重点,能否由此实现"减负"引发诸多讨论。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林郁东说:"即使高考只考一门,如果应付考试还要靠死记硬背,高中学习就还是题海战术。"高校招生从统考成绩"一锤定音",到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一参考",是本轮高考改革推动"综合评价"的最大亮点,但是受限于认可度和操作性,存在学业水平考试"腿长"、综合素质评  相似文献   
998.
正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4年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教育关系每一个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2014年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  相似文献   
999.
《理论与当代》2012,(8):59-60
据6月8日的《环球时报》报道,世界最壮观的升学考试这两天正在中国举行。915万学生同时走进31万个高考考场。高考是中国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镜子。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以高考为中心,向两端发散的。而中国社会阶层的演变及人们从下层向上一层运动,高考都是最关键的枢纽。高考包含了中国人对公平的向往,和对在现阶段无法完全实现公平的无奈。高考的录取工作不断堵塞以权谋私的渠道,而且效果斐然。  相似文献   
1000.
一、我为什么要批判现行高考制度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开始于1952年,到今年刚好是一甲子。其间,因为"文革",被强行中断十余年。我们曾经受益于高考制度的恢复。1977年,如果不是重启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