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与朝鲜半岛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相似的文化积淀、相同的文学体式,以及诗赋外交这一极富特色的外交模式,都为朝鲜使臣在明朝的文学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又都是富于才学的文臣,有能力与明朝的皇帝、大臣乃至一般文士进行广泛的诗赋唱和及作品交流。双方的文学交流,对增进相互友谊、解决两国间出现的政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文化是历史的一扇门扉,艺术是文化息肩的窗棂,艺术家是倚门扶窗望过去的山水烟云。历史无力挽住时光流逝,却能涵蕴文化的背影。阳春丽日,斜阳箫鼓,寒水烟柳,枯藤暮鸦,故纸旧物中因为契入了这样的情境,才让我们知道古人是怎样生活的,记得自己根在何处,又将去向何方。董桥说得好:"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其实,这乡愁就是中国情怀,是身为中国人所不能舍弃的一份自尊和骄傲。就像方块汉  相似文献   
43.
闲话朋友     
如果统计一下诗赋词颂中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主题,“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肯定是坐了头把交椅,“谁言寸草心”的亲情排行老二,“海内存知己”的朋友友谊大概可以当个季军。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因为此三者是人类基本社会关系的体现。 无论中外,有关“朋友”的记载几乎是与文明的起源同步的。《论语》劈头第一句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腊神话里也充斥着类似伊阿宋和他的金羊毛远征的朋友们的故事。在中国,朋友一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流传下众多佳话,例如“管鲍之交”、“桃园三结义”、“管宁割席”等等。事…  相似文献   
44.
张潇 《法制博览》2015,(6):76-77
"八议"制度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官僚贵族适用的刑罚减免制度,它始于周礼中的"八辟",曹魏时被写入成文法典成为定制,称为"八议",此后为历代所沿袭,直到清末司法改革时被废除。分析魏晋时期的史料可以看到当时"八议"制度的特点,尤其在入议范围和入议权来源上,魏晋时期同后世有较大的差异。只有通过对相关史料脉络的梳理,才能更好的了解魏晋时期的"八议制度",同时也能看到"八议"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45.
名士的操守     
一提到风流名士,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魏晋的名士风度,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莫不是清峻通脱,潇洒风流,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富于个性。而民国时期是另一个孕育名士风流的"魏晋时代",社会剧烈动荡转型,各种思潮交汇碰撞,而文化却大放光彩,涌现出许多堪称大师的人物。  相似文献   
46.
王建宏 《传承》2009,(2):98-99
魏晋薄葬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动乱的社会环境,使薄葬成为维护统治的必要;最高者的以身作则、力行薄葬并且使之制度化、法令化,是薄葬能够维持长达两、三百年的有力保障;而汉末佛教传入、民族融合以及玄学等思潮的出现,又是薄葬能够在士大夫阶层直至民间广泛推行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47.
河套二人台     
邹万银 《实践》2008,(7):54-54
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先秦时期的戎、翟;秦汉时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之后的回纥、契丹、蒙古,以及汉族,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并创造了这一地区悠久而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48.
魏晋风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标志性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化表现,它产生于曹魏末年,延续至晋。"魏晋风度"是对魏晋时期士人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的概括,精准地指出了这种文化的本质与内涵。魏晋风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魏晋文风的演进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融合有很大关系.汉晋时期,儒、佛、道思想的地域分布差异对文风影响较大.此期文化中心的东迁致使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中原文化日益共起,通脱不羁的中原文风由此兴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使中原文化不断吸纳各地文化,魏晋文风也得以会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50.
金岳霖的一生,具有特别强烈的传奇色彩。尽管老先生的学问——逻辑学,异常冷僻枯燥,但是先生流淌出来的雅人深致、魏晋风流,令人歆羡不已。难怪老先生的故事传颂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