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霸权是国际关系的伴生物。农业社会霸权国家具有明显的军事强权特性,工业社会霸权国家具有明显的工业强权特性,信息社会霸权国家初步显形知识霸权的特性。数字鸿沟的浮现使得国际关系中的知识霸权凸现,成为发达国家获利、强国和称霸的利器,科学的认识和探讨知识霸权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2.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政府为先导,结合中国国情制定正确的实施策略,是成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政府从全局出发,立足国情,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不仅有利于形成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也为企业、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53.
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与电信普遍服务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应当加强电信普遍服务的实施,以构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实践中,电信普遍服务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并应当向电信普遍服务提供者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54.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Z2):62-63
收入鸿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的罪魁祸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这一精神的关键在于消除制度、收入、阶层及区域四大社会鸿沟。制度鸿沟:各类社会鸿沟的根源制度鸿沟是指各地区、各群体或阶层在制度、政策及其实施绩效上的明显差异。制度鸿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  相似文献   
155.
站在“十二五”的节点上眺望未来,五年,一个新坐标;五年,一个新期盼。 未来五年,我省更多农民喜迎都市生活,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城乡二元的鸿沟逐渐夷平。大中原天更蓝,水更清,物更阜,民更丰,山川更秀美,生态更宜居,百业更繁荣,人文更鼎盛……  相似文献   
156.
本文认为,推进开放存取运动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需要,开放存取在缩小数字鸿沟和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公平方面体现出重大的社会价值。通过研究近年来开放存取最新进展,提出了推进我国开放存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7.
《农村青年》2008,(7):41-42
18岁,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城市,这个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不仅远远胜过我的想象,而且是一个与乡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在感受城市美好的同时,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鸿沟。那种出生于城市,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初到城市的喜悦荡然无存,我突然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孤独无助,第一次为自己来自偏僻落后的农村感到自卑。  相似文献   
158.
20世纪末以来,数字鸿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技术—社会范式来看,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差距,更是一种社会排斥。数字鸿沟治理在实质上是通过反社会排斥实现社会融合的过程。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针对数字鸿沟提出了治理措施,形成了不同的数字融合战略。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在治理数字鸿沟的过程中应该以遭到数字排斥者为服务对象,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内容,通过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公民能机会均等地接入和使用信息通讯技术,不断实现从数字排斥到数字融合的转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9.
林美琴 《人民论坛》2010,(11):182-183
中国网络新闻报道历经了复制粘贴、独立与反哺的过程。新闻报道逐步具备集文、图、视频、动画形式等为一体的集约型特色。数字化设备提高了网络新闻报道的速度,主导各媒体的信息传播,并且最逼真地还原新闻事实现场,甄别新闻的真伪,从而提升了网络新闻报道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0.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多诺惠以及奥利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鸿沟”假设。网络出现之后,人们原本以为,这样一种传播迅速、交互性强且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逐渐让“知识鸿沟”缩小甚至是消亡。但遗憾的是,人们当初的预想并没有实现,而且,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知识鸿沟”甚至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